小華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實驗桌上備有帶支架的蠟燭、光屏、兩個焦距不同的凸透鏡A和凸透鏡B、平行光光源、光具座等器材.
(1)小華先測量凸透鏡A的焦距:將凸透鏡A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線處,調(diào)整平行光源,使它發(fā)出平行于透鏡主光軸的光照射到凸透鏡A上,在透鏡另一側移動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xiàn)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圖甲所示,則凸透鏡A的焦距為______cm;
(2)小華用蠟燭替換掉平行光源進行實驗,實驗前應先將燭焰中心、透鏡光心和光屏中心調(diào)到____;
(3)保持凸透鏡A的位置不變,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線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燭焰倒立、放大的像,如圖乙所示.此實驗現(xiàn)象可說明______(選填“照相機”、“幻燈機”或“放大鏡”)的成像特點;
(4)保持蠟燭位置不變,小華用凸透鏡B替換凸透鏡A,將凸透鏡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線處,移動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燭焰倒立、縮小的像.由此可以判斷:凸透鏡A的焦距______凸透鏡B的焦距(選填“大于”或“小于”).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8.2 重力 力的示意圖 課時練習 題型:填空題
實驗表明,物體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質量成________比。重力跟質量的關系寫成公式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廣西田陽縣實驗中學2019屆中考一模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我國的古詩詞文化有幾千年的燦爛歷史,很多名句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從物理學的角度解釋錯誤的是( )
A. “綠樹濃蔭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句中“濃蔭”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B.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詩人看到的“落日”是光線經(jīng)過大氣發(fā)生折射而成的像
C. “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淺”句中“水淺”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D.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句中的“彩云”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4.3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知識點與同步訓練 題型:單選題
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屬于實像的是____
A. A選項 B. B選項 C. C選項 D. D選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4.3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知識點與同步訓練 題型:填空題
(圖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裝的監(jiān)控攝像頭,它可以拍攝違章行駛或發(fā)生交通事故時的現(xiàn)場照片。攝像頭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它的工作原理與________________相似,圖乙和丙是一輛汽車經(jīng)過路口時與一輛自行車相撞前后的情景圖,由圖可以看出汽車所成的像變小,與此對應的像距將變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4.3 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知識點與同步訓練 題型:作圖題
如圖所示,MN 為凸透鏡的主光軸,A為蠟燭,A’為蠟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據(jù)凸透鏡成像原理確定凸透鏡的位置及其焦點,并將它們畫出來。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探索更小的微粒 宇宙探秘》課時跟蹤試卷 題型:填空題
物質是由__________和原子等微粒組成的,原子的結構與太陽系相似,它的中心是原子核,在原子核周圍有一定數(shù)目的_________繞核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2018-2019學年八年級物理下冊《靜電現(xiàn)象》課時跟蹤練習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摩擦起電并沒有創(chuàng)造電荷,而是電荷的轉移
B.固體和液體很難被壓縮是因為分子間存在斥力
C.用手捏海綿,海綿的體積縮小了,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D.“南國湯溝酒,開壇十里香”,遠遠地聞到酒香是由于分子的無規(guī)則運動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 9.1 二力平衡 課時練 題型:填空題
物體在30N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所示物體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