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物體受重力下落會摔壞,但可以利用物體受重力制成打樁用的重錘,是缺點利用法 | |
B. | 托里拆利實驗中,利用水銀柱的高度表示大氣壓的大小是放大法 | |
C. | 通過力的作用效果來感知力,采用了模型法 | |
D. | 二力平衡實驗中將小車轉過一個角度后松手,通過小車不能靜止來間接證明二力平衡的一個條件,運用的研究方法是逆向思考法 |
分析 在初中物理實驗探究中,我們運用過多種科學研究方法,如比較法、缺點列舉法、缺點利用法、模型法、等效替代法、轉換法、歸納法、圖象法、科學推理法、控制變量法、擬人類比法、反證法、逆向思考法等.
解答 解:A、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物體下落容易摔碎.利用重力方向的這一特點制成打樁機、重錘等,采用的是缺點利用法.故A正確;
B、在托里拆利實驗中,利用水銀柱產(chǎn)生的壓強測定大氣壓的值,采用了等效替代法.故B錯誤;
C、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或者運動狀態(tài),根據(jù)力的作用效果來認識力,采用的是轉換法.故C錯誤;
D、研究二力平衡條件的實驗中,采用了反證法,如想探究兩個力必須在同一條直線上,先使兩個力不在一條直線上,觀察現(xiàn)象.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解決此類問題時,需要先明確初中物理基本的研究方法的特征,然后對實例具體分析,確定采用的方法.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溫度t/℃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40 |
電阻R1/歐 | 600 | 540 | 490 | 450 | 420 | 390 | 360 | 330 | 3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2.56cm=12.56×10-2m=0.125m | B. | 12.56cm=12.56cm×10-2m=0.125m | ||
C. | 12.56cm=12.56÷102m=0.125m | D. | 12.56cm=12.56×10-2cm=0.125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裝置 | |
步驟現(xiàn)象 | 讓小車從斜面上同一高度自由滑下,使小車到達水平面的速度相同,運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通過觀察小車在毛巾、棉布、木板上運動的距離,發(fā)現(xiàn)小車在木板面上運動距離最遠. |
結論 | 當小車受阻力越小,速度減小得越慢. |
推理 | 假如運動的小車不受阻力,小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是運用了科學推理(理想實驗)法,可見,力不是使物體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
作圖 | 請畫出小車在毛巾表面上運動時所受的力 |
問題討論 | 將上題中小車放在水平面上,添加裝置如圖,可以來研究二力平衡的條件,我們發(fā)現(xiàn)將木板兩端的小盤放在同一側,小車會向一邊運動,這實際上要來證明二力平衡必須滿足方向相反這個條件. 如果將小車翻放在桌面上,發(fā)現(xiàn)兩邊小盤中的砝碼質量不相等時也可以保持靜止,從此實驗中小宇得出二力平衡時兩力可以不相等,這個錯誤結論的得出是因為沒有考慮到摩擦力的影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車與車之間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大 | B. | 車與車之間的空氣流速小,壓強小 | ||
C. | 車與車之間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小 | D. | 車與車之間的空氣流速大,壓強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甲=P乙=P丙 P′甲<P′乙<P′丙 | |
B. | P甲>P乙>P丙 P′甲<P′乙<P′丙 | |
C. | P甲<P乙<P丙 P′甲=P′乙=P′丙 | |
D. | P甲=P乙=P丙 P′甲>P′乙>P′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