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7.如圖所示(a),當開關S閉合時,兩只電流表的示數分別由圖(b)、(c)讀得,則電燈L1和L2中的分別是多少?

分析 根據串聯電路和并聯電路的定義:元件首尾相連是串聯;元件兩端分別連在一起是并聯.
讀數時,要先看量程,再確認分度值,最后看指針所指的位置.

解答 解:因為兩燈的兩端是分別連在一起的,所以兩燈的連接方式是并聯;電流表A1測量干路電流,電流表A2測量的是燈泡L2中的電流;
∵b圖電流表所選量程是0~3A,分度值是0.1A,指針所指的位置是1.8A;c圖電流表所選的量程是0~0.6A,分度值是0.02A,指針所指的位置是0.52A.
則通過L2的電流是0.52A,通過L1的電流是1.8A-0.52A=1.28A.
答:通過電燈L1和L2中的電流分別是1.28A、0.52A.

點評 本題的易錯點是學生在做題時有可能誤認為電流表A1測的是L1電流.辨別串并聯的方法有:定義法,電流法,節(jié)點法,斷路法.我們最常用的方法是電流法.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較黑暗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蠟燭B,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
(2)點燃A蠟燭,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完全重合為止,這時發(fā)現像與物的大小相等;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互相垂直;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相等.
(3)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
(4)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B操作.
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
(5)如果在實驗中用跳棋來完成實驗,看不清棋子A的像.想個辦法看清棋子A的像,方法用光源照射棋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太陽光線與水平面成30°角,若要用鏡子將太陽光線反射到豎直的深井里,請通過作圖在圖中平面鏡位置,鏡面應與水平面夾角度數為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5.如圖所示的電路中,Rl=10Ω,R2=20Ω,閉合開關后,電流表的示數為0.3A.
(1)電阻R1兩端的電壓是多少?
(2)通過R2的電流是多少?
(3)5min電路消耗的電能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所示由實物電路,請在方框內畫出對應的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完成下列單位換算:
(1)1.2m=1.2×103mm;
(2)36km/h=10m/s;
(3)1.5h=90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人耳能分清回聲的條件是回聲到達人耳比原聲晚至少0.1s,你面向一高墻喊話,如果想分清回聲,那么你和墻之間的距離應( 。
A.等于34mB.大于34mC.大于68mD.大于17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很普通的鉛筆,在善于動腦的小文手里,能巧妙的設計很多實驗,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用手迅速摩擦筆桿,筆桿能變熱,說明筆桿吸熱內能增大
B.將鉛筆芯連入電路,燈泡能發(fā)光,說明鉛筆芯是導體
C.將鉛筆一端在頭發(fā)上摩擦幾次后靠近小紙屑,能將小紙屑吸過來,說明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體帶電
D.將同一鉛筆芯分成長度不同的兩部分,分別接入同一電路,發(fā)現燈泡亮度不同,可知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凡是影響人們正常生活和工作,對聽覺和身心有害的聲音都稱為噪聲.正常的學習和工作環(huán)境,其周圍的聲音大致不超過70d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