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甲、乙兩同學在同一地點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們運動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如圖所示,下面說法中錯誤的是:

A. 4min乙同學速度比甲同學速度大

B. 甲同學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是05ms

C. 乙同學第4min后仍做勻速直線運動

D. 甲、乙同學相遇時距起點240m

【答案】BC

【解析】試題分析:由圖象可知:乙4min運動的路程是240m,乙的速度V=S/t=240m/60s×4=1m/s;甲4min運動的路程是120m,甲的速度V=S/t=120m/60s×4=05m/s;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所以A是正確的;甲在010min,路程和時間的圖象都是過原點的直線,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所以甲同學在第4min后仍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B是正確的;乙在04min,路程和時間的圖象是過原點的直線,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這段時間內(nèi)乙運動的速度是1m/s,乙同學4min之后保持靜止,所以C是錯誤的;甲圖象和乙圖象的交點就是甲和乙的相遇的時刻,此時甲和乙運動的路程都是240m,所以D是正確的,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舌尖上的中國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讓海內(nèi)外觀眾領(lǐng)略了中華飲食之美.如圖所示,通過煎、炒、蒸、拌烹調(diào)的四種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識,認識正確的是(
A.煎:煎鍋一般用鐵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鐵的比熱容大
B.炒:主要是通過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臘肉的內(nèi)能增加
C.蒸:是通過熱傳遞和高溫水蒸氣液化放熱,使榆錢飯蒸熟
D.拌:香蔥和豆腐要拌著才能入味,說明分子沒有做無規(guī)則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創(chuàng)客是酷愛科技、熱衷實踐的代名詞.某校創(chuàng)客小組的同學們根據(jù)所學動手發(fā)明了一種電子握力器,其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如圖所示.使用時,先閉合開關(guān)S,再用手握住手柄,握力就顯示在力量計表盤上.有關(guān)握力計下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握力越大燈泡越亮,握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
B.改裝成的力量計的零刻度線就是原電流表的零刻度線
C.握力越大電路總電阻越大,總功率越大
D.握力計刻度盤上的刻度的不均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林同學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蠟燭、凸透鏡、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所示,這時燭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在圖中畫出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光屏上形成的是燭焰倒立等大的實像

B. 圖中成像特點與照相機成像特點完全相同

C. 將蠟燭移到光具座10cm刻度線處,保持凸透鏡和光屏不動,光屏上仍可成清晰的燭焰像

D. 將蠟燭移到光具座40cm刻度線處,保持凸透鏡不動,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它上面都得不到清晰的蠟燭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近視眼和遠視眼的成因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是遠視眼,應(yīng)佩戴凹透鏡矯正 B. 甲是遠視眼,晶狀體折光能力較弱

C. 乙是近視眼,應(yīng)佩戴凸透鏡矯正 D. 乙是近視眼,晶狀體折光能力較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名城遵義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下列數(shù)據(jù)是游客獲取的與遵義相關(guān)的信息,其中錯誤的是(
A.紅軍山紀念碑底座外圍直徑為20cm
B.夜晚沿著美麗的湘江河畔走3km需要40min
C.一瓶500mL五十三度茅臺酒凈含量大于0.5kg
D.游客沿紅軍山石梯拾級而上走了20級,游客克服自身重力做了2000J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實驗中,

(1)氣泡上升過程中,若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若測得氣泡從管子的底端運動到頂端的路程為56cm,所用的時間為7s,則在這個過程中氣泡的平均速度為 m/s

(3)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為便于測量,應(yīng)使氣泡在管內(nèi)運動得較 (選填”快”或“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工人通過滑輪組使重600N的箱子以0.4m/s的速度從地面提升到12m高的平臺上,若工人吊起箱子過程中做的額外功是1800J.求:

(1)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大?
(2)工人吊起箱子的過程中所用的拉力是多少?
(3)工人做功的功率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發(fā)現(xiàn)從空氣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72kg/m3,從氨中取得的氮的密度是1.2505 kg/m3.數(shù)據(jù)的細微差異引起了科學家的注意,進一步研究中發(fā)現(xiàn)了新的氣體氬,這一實驗說明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 ,應(yīng)用密度可以 物質(zhì)。

小姬同學像科學家一樣去探索水的密度。

【設(shè)計實驗與進行實驗】

1)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測出空燒杯的質(zhì)量m1

2)向燒杯中倒人適量的水,測出它們的總質(zhì)量m2,則這些水的質(zhì)量為 ;

3)再將燒杯中的水倒入圖所示的量杯中.測出水的體積V;

4)算出水的密度ρ

【評估】

請找出實驗中的兩個不足之處:(1) ;(2。

【提出問題】

改進實驗后,小姬同學測得這些水的密度為1g/cm。水常見的形態(tài)有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她想水在固態(tài)和液態(tài)時的密度是一樣的嗎?

【設(shè)計實驗與進行實驗】

將這些水凝固成冰進行實驗,所獲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序號

冰的質(zhì)量m/g

冰的體積V/cm3

冰的密度ρ/(g·cm-3

1

36

40

0.9

2

45

50

0.9

3

54

60

0.9

試題分析與論證】試題分析數(shù)據(jù)得到的結(jié)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