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0.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對電磁起重機的發(fā)明有直接影響的是( 。
A.B.
C.D.

分析 首先明確電動機的工作原理,然后根據圖示的實驗裝置,結合文字描述的實驗現象,得到該裝置反應的物理理論,兩者對比從而可以得到答案.

解答 解:電磁起重機的原理是電流產生磁場;
A、該裝置中沒有電源,所以當轉動線圈時,電路中就會產生電流,是電磁感應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閉合開關前,導體中無電流通過,導體在磁場中靜止不動;開關閉合后,當導體中有電流通過時,在磁場中靜止的導體運動起來,說明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故B不符合題意;
C、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電流表的指針發(fā)生偏轉,說明電路中產生了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故C不符合題意;
D、該裝置是奧斯特實驗,說明了通電周圍有磁場,因此對電磁起重機的發(fā)明有直接影響,故D符合題意.
故選D.

點評 物理學是以觀察和實驗為主的實驗學科,很多的物理知識都來源于實驗,在學習中應重視實驗的學習,要牢記一些重要實驗裝置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在科學實驗時,往往需要我們手眼并用,下面是科學教材中的幾個實驗,想一想手和眼睛應該怎樣配合:
(1)在“測定小燈泡額定功率”的實驗中,當手移動變阻器滑片時,眼睛應觀察C
A.燈泡的發(fā)光情況 B.變阻器滑片的位置 C.電壓表的示數 D.電流表的示數
(2)在使用顯微鏡觀察裝片的過程中,當用手調節(jié)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視的部位是物鏡
(3)往滴有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鹽酸的時候,當眼睛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yōu)闊o色現象時,手關掉活塞,說明這兩種溶液恰好完全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0.在圖中畫出使輕質杠桿保持平衡的最小的力F的示意圖及其力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水是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與人類和生物的生存、工農業(yè)生產息息相關,對以下有關水的認識或觀點,你認為錯誤的是( 。
A.比熱比砂石、干泥土大得多,這是沿海地區(qū)溫差比內陸地區(qū)小的主要原因
B.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但是植物吸收的大量的水主要用于蒸騰作用
C.往自來水中滴入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盛開水的熱水瓶底常沉積一層水垢,這些都說明地表水不是純凈物
D.“水能載舟”是因為水有浮力,物體浸沒在水中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S1和S2是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燈泡,M是平面鏡,鏡前有一塊擋板,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S1和S2都能經平面鏡形成虛像
B.S1不在平面鏡的正前方,不能經平面鏡成像
C.S2距平面鏡較遠,它經平面鏡所成的像較小
D.S2和M之間有一塊擋板,所以S2經平面鏡不能成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某同學觀察魚缸中金魚,當他在魚缸邊大叫一聲時,會發(fā)現魚立即感知而四處逃散,關于此過程分析錯誤的是( 。
A.聲音也可以在不同物體間傳播
B.說明聲音既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又可以通過水傳播
C.魚在魚缸內自由的游動,緩慢的擺動著尾巴,此時產生次聲波
D.大叫與輕呼主要體現在聲音的頻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2017杭州西溪國際龍舟賽“五常龍舟盛會”成功舉辦,根據如圖賽龍舟的情景,思考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使龍舟前進的施力物體是船槳
B.使龍舟前進的力是人對船槳的力
C.槳往后劃龍舟前進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劃槳后,龍舟還會繼續(xù)前進一段距離,是因為龍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為一種新型破窗錘,使用時將吸盤吸附在窗玻璃上,然后拉長彈性繩,人離玻璃較遠后松手,破窗錘在彈力作用下瞬間擊碎窗玻璃而不會傷到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吸盤能吸附在窗玻璃上是由于受到大氣壓的作用
B.為了增強吸盤的吸附效果,可以把吸盤面積做的大一些
C.錘頭前端做得比較尖是為了增撞擊大壓力
D.彈性繩拉伸越長,破窗錘窗玻璃的動能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為減少火災中的傷亡,專家呼吁:每個人都應懂得防火常識,學會如何從火災中逃生.當高層下層起火,火勢兇猛無法撲滅時,下列逃生措施:①沿樓梯迅速下樓②用濕毛巾堵住口鼻尋找出口③蹲下或匍匐前進尋找出口④一旦發(fā)現火情,立即打開所有門窗⑤打電話報警、求救⑥立刻從窗口跳下逃生.其中正確的是( 。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