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兩個實心圓柱體A、B的底面積之比為1:3,高度之比為2:3,構(gòu)成A、B兩個圓柱體物質(zhì)的密度分別為ρA和ρB.將B放在水平地面上,A疊放在B上面(如圖甲所示),B對地面的壓強為p1.若把B疊放在A上面(如圖乙),B對A的壓強為p2.若p1:p2=1:2,則ρA:ρB= _____.

[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qbm-image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QBM/2018/4/12/1922586389479424/1924116722892800/STEM/08c4e0fd300d40f9a64961c66d20ff05.png]

9:4 【解析】試題分析:知道兩個實心圓柱體A、B的底面積之比和高度之比,根據(jù)V=Sh求出體積之比,水平面上物體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圖甲中B對地面的壓力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根據(jù)p=[Failed to download image : http://qbm-image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QBM/2016/3/18/157479274066739...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粵版八下第七章 運動和力檢測題一 題型:實驗題

在研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中,讓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處靜止開始下滑,小車分別停在如圖所示的位置.

(1)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斜面底端的________相同.

(2)結(jié)論: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它運動得________.

(3)推理:如果表面絕對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永遠做________________.

(4)牛頓第一定律是在____________的基礎(chǔ)上,通過科學(xué)的________而總結(jié)歸納出來的.

(5)通過實驗探究后,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知識有更深一層次的理【解析】
力不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是________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速度(或初速度) 越遠 勻速直線運動 大量經(jīng)驗事實 推理(推理抽象) 改變 【解析】(1)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思想;讓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小車滑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速度;(2)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反之接觸面越光滑,則摩擦力越小,當(dāng)摩擦力越小時,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3)推理:如果表面絕對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做勻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牐八年級下冊 第十章 浮力 綜合檢測試卷(二) 題型:單選題

將一個乒乓球和一個實心球同時沒入水中,放手后發(fā)現(xiàn):乒乓球浮出水面,而實心球沉入水底,如圖所示.比較乒乓球和實心球沒入水中時受到的浮力大小( )

A. 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大 B. 實心球受到的浮力大

C. 它們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D. 不能確定

B 【解析】根據(jù)圖示可知,兩球沒入水中后,實心球排開水的體積較大,由F。溅阉甮V排可知,實心球受到的浮力較大,故B正確,ACD錯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陜西省西安市初二物理物態(tài)變化復(fù)習(xí)題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某物質(zhì)物態(tài)變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該圖象反映的可能是( )

A. 海波的凝固過程 B. 蠟的凝固過程

C. 海波的熔化過程 D. 蠟的熔化過程

A 【解析】由圖像可知,溫度有下降的趨勢,所以是凝固圖像。且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圖像是晶體凝固圖象。海波是晶體,蠟是非晶體,所以A正確,選項BCD錯誤。 答案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xué)年度八年級物理下第九章壓強單元測試二 題型:填空題

體重為500 N的小明雙腳站立在水平冰面上時發(fā)現(xiàn)冰面有破裂的危險!他及時臥在冰面上匍匐前進,避免了意外的發(fā)生。已知兩只腳與冰面的接觸總面積為400 cm2,則小明雙腳站立時對冰面的壓強為____Pa,平臥時能避免意外發(fā)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1.25×104 增大受力面積 減小壓強 【解析】小明雙腳站立時對冰面的壓強平臥時,身體與地面的接觸面積變大,壓力不變,所以對冰面的壓強減。 故答案為:1.25×104Pa;增大受力面積,減小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xué)年度八年級物理下第九章壓強單元測試二 題型:單選題

小敏利用海綿、桌子和砝碼進行了如圖探究實驗。下列對整個探究活動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A. 探究的問題: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guān)

B. 探究的方法:控制變量法

C. 探究過程分析:通過觀察海綿凹陷面積大小判斷受力效果

D. 探究的結(jié)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大小有關(guān)

C 【解析】本實驗是探究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故A正確;本實驗所用的實驗方法是控制變量法,故B正確;本實驗是通過觀察海綿凹陷深度的大小判斷受力效果的,故C錯;通過本實驗可得出結(jié)論: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guān),故D正確;應(yīng)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2018屆九年級4月調(diào)研測試物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如圖是某型號電動輪椅工作原理示意圖.開關(guān)S1和S2由絕緣操縱桿控制,能同時接“1”或接“2”,向前推操縱桿時輪椅前進且能調(diào)速,向后拉操縱桿時輪椅以恒定速度后退.已知蓄電池的電壓為24V保持不變,R2的阻值為10Ω,電動機的額定功率為100W,額定電壓為24V.請解答下列問題:

⑴ 當(dāng)開關(guān)S1和S2同時接______時,電動輪椅前進;電動輪椅既能前進又能后退,是因為電動機線圈中電流的______能夠改變.

⑵ 當(dāng)電動輪椅后退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1A,此時電動機的實際功率是多少?______

⑶ 當(dāng)電動機以額定功率工作時,電動輪椅在水平路面上勻速前進的速度 為2m/s,若此時電動機消耗的電能有75%轉(zhuǎn)化為電動輪椅前進的機械能,此時電動輪椅受到的阻力是多大?________

1 方向 14W 37.5N 【解析】⑴ 如圖當(dāng)開關(guān)S1和S2同時接1時,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在電路中能夠高速前進,符合題意; 分析電路圖可知,開關(guān)接1和2時,電動機的電流方向相反,所以電動輪椅既能前進又能后退,是因為電動機線圈中電流的方向能夠改變。 ⑵ 當(dāng)電動輪椅后退時,電流表示數(shù)為1A,電路中電動機和R2串聯(lián)工作, 電動機的電壓為: 此時電動機的實際功率是: 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常州市2018屆九年級4月調(diào)研測試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水電站,用總電阻為2.5Ω的輸電線輸電給500km外的用戶,其輸出電功率是3×106 kW,F(xiàn)用500kV電壓輸電,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輸電線上輸送的電流大小為2.0×105A

B. 輸電線上由電阻造成的損失電壓為15kV

C. 若改用5kV電壓輸電,則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為9×108 W

D. 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為△P=U2/r,U為輸電電壓,r為輸電線的電阻

B 【解析】A. 輸電線上輸送的電流大小為: ,故A錯誤; B. 輸電線上由電阻造成的損失電壓為: ,故B正確; C. 若改用5kV電壓輸電,電流為: 則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為: ,故C錯誤; D. 輸電線上損失的功率為△P=U2/r,U應(yīng)為輸電線兩端的電壓,r為輸電線的電阻,故D錯誤; 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4月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大聯(lián)考物理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閉合兩開關(guān)后,看到的現(xiàn)象是:電流表_________ (選填:“甲”、“乙” 或“甲乙都”)有示數(shù);點燃酒精燈,在加熱過程中發(fā)現(xiàn);電流表甲示數(shù)_________(選填 “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電流表乙示數(shù)_______________.

乙 變大 變小 【解析】解答:(1)玻璃本來是絕緣體,當(dāng)玻璃接入電路時,閉合開關(guān),由于玻璃是絕緣體,所以左邊電路中沒有電流,即電流表甲無示數(shù);因為燈絲是導(dǎo)體,所以,開關(guān)閉合后電流表乙有示數(shù);(2)當(dāng)對玻璃加熱后,玻璃的導(dǎo)電性能會發(fā)生改變,玻璃會變成導(dǎo)體,也就是說此時左邊電路中會有通過電流,所以電流表甲的示數(shù)從零逐漸變大;當(dāng)對燈絲加熱時,溫度升高,燈絲的電阻增大,所以電流變小,即電流表乙的示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