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水平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實驗發(fā)現(xiàn)F1<F2<F3
(1)分析甲、乙兩圖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圖丙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和砝碼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砝碼不受摩擦力(選填“受”或“不變”).

分析 (1)分析甲、乙兩次實驗中相同的量和不同的量,結(jié)合測力計的示數(shù)得出結(jié)論;
(2)摩擦力產(chǎn)生的條件:接觸面粗糙,有壓力,兩物體具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或發(fā)生相對運動.

解答 解:
(1)甲、乙兩次實驗中,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乙比甲的壓力更大,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說明乙的摩擦力大于甲的摩擦力,由此可得: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圖丙中,砝碼隨著木塊一起勻速直線運動,二者相對靜止,沒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所以砝碼不受摩擦力.
故答案為:(1)在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2)不受.

點評 本題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考查了控制變量法及二力平衡條件在實驗中的應用,同時考查了對摩擦力大小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初二下期學習了有關壓力壓強的知識后,第2小組的同學展開了討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小超說放在水平地面的物體對地面的壓力就是重力
B.小濤說一個實心正方體木塊豎直切掉一半,對水平地面的壓力減半,壓強減半
C.小華說自由靜止放置在桌面上的字典對桌子的壓力和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小麗說裝水的水杯底部所受壓強只與液面高度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冬天,北方的早晨,草地上會有一層霜,這是凝固現(xiàn)象
B.夏天剝開雪糕包裝紙時,雪糕周圍冒“白氣”,這是液化現(xiàn)象
C.固體在熔化過程中吸熱,溫度一定升高
D.被100℃的水蒸氣燙傷往往比同溫度的水燙傷更為嚴重,是因為汽化要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如圖所示,是用壓強計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特點的情境.
(1)甲、乙、丙三圖中為同一種液體,比較甲圖、乙圖和丙圖,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
(2)在乙圖中把探頭慢慢下移,可以觀察到U型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增大,從而得到:在同一種液體里,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在乙圖中,若只將燒杯中的水換成鹽水,其他條件不變,則可以觀察到U型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有關物理學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牛頓第一定律是伽利略總結(jié)牛頓等人的研究結(jié)果得出的
B.阿基米德不僅在浮力研究方面有很大的貢獻,也發(fā)現(xiàn)了杠桿的平衡原理
C.焦耳發(fā)現(xiàn)了同一段導體中的電流跟電壓和電阻之間的定量關系
D.法拉第電磁感應實驗表明,電流的周圍存在磁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小車從斜面上某一高度由靜止開始滑下,撞擊靜止于水平木板上的木塊(不計空氣阻力),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木塊被撞后在木板上前進的過程中所受摩擦力越來越小
B.小車從開始下滑到撞擊木塊后靜止的過程中機械能先變大后變小
C.若木板的表面光滑且足夠長,最終木塊的動能將保持不變
D.木塊對木板的壓力和木板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現(xiàn)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設置噪聲監(jiān)測設備.若某一時刻該裝置的顯示屏顯示90的數(shù)據(jù),這個數(shù)據(jù)的單位是分貝;當附近沒有汽車或摩托車駛過時,顯示屏上的數(shù)據(jù)將減小(選填增大或減。嗽O備不能(能/不能)控制或減弱噪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如圖所示,光從玻璃進入到空氣的情形.則由圖可知,入射角的大小是50°,折射角的大小是30°,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的大小是100°(填出具體數(shù)值).圖中介質(zhì)左邊是玻璃.(填“左邊”或“右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在外取火時一般使用防風打火機,其特別之處是比普通打火機在出氣口上方多了一個金屬網(wǎng)罩.風將火焰吹滅后,機內(nèi)噴出的燃氣經(jīng)過灼熱的網(wǎng)罩時又被再次點燃.為保證良好的防風功能,制成網(wǎng)罩的金屬必須具有熔點高和比熱容小的屬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