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騎馬和射箭是蒙古族人至今仍保留著的傳統(tǒng)運動項目,其中射箭是將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轉化為箭的___________[選填“動能”、“力勢能”或“彈性勢能”]。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人教版九年級物理上冊15.1兩種電荷課堂階梯達標題 題型:單選題
有三個小球兩兩靠近時互相吸引,則這三個小球( )
A. 都帶正電 B. 都帶負電 C. 都不帶電 D. 兩個帶異種電荷,一個不帶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蘇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期末綜合測試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凸透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實像一定是倒立的,虛像一定是正立的
B. 實像和虛像都可能是放大的或縮小的
C. 成實像時,物體離凸透鏡越近,像越小
D. 成虛像時,物體在二倍焦距之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度八年級下期示范學校教師教學改革成果質量監(jiān)測試卷物理試卷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裝置中O為輕質杠桿AB的支點。OA:OB=3:2,A端用細接物體甲,B端用細繩連接物體乙,乙平放在水平面上,此時杠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己知甲的質量為2kg,乙的底面枳為100cm2。乙對地面的壓力為20N,g取1ON/kg,繩子的重 力可忽略不計。求:
[1]物體乙對地面的壓強_______;
[2]物體乙的重力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度八年級下期示范學校教師教學改革成果質量監(jiān)測試卷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大石頭質量為3t,一輛起重機在10s內將大石頭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了lm, 起重機對大石頭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J的功.做功的功率為___________________[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度八年級下期示范學校教師教學改革成果質量監(jiān)測試卷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在實驗室利用如圖所示裝置探究彈簧的長度跟所掛鉤碼重力的關系,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 彈簧的伸長與鉤碼重力成正比關系;
B. 彈簧的長度與鉤碼重力一定是-次函數關系;
C. 此實驗中使彈簧發(fā)生形變的力是鉤碼的重力;
D. 當鉤碼重力為3.5N時,此彈簧已發(fā)生塑性形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度八年級下期示范學校教師教學改革成果質量監(jiān)測試卷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一輕質彈簧下端與物塊相連,一起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現用手對彈簧上端施加5N豎直向上的拉力,物塊沒有被提起來。則
A. 彈簧對手的拉力大小也一定是5N
B. 彈簧對手的拉力作用效果使彈簧發(fā)生了形變
C. 物塊對彈簧的拉力和手對彈簧的拉力的作用點相同
D. 物塊沒有被提起來,所以彈簧對物塊的拉力沒有產生作用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粵滬版八年級物理上冊1.4嘗試科學探究同步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理學是一門實驗性很強的基礎科學,培養(yǎng)學生正確使用儀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實驗的基礎,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應先將溫度計從液體中取出再讀數
B.用刻度尺測量長度,可以不讓零刻度線對準被測物體的一端
C.用托盤天平測量物體質量過程中,發(fā)現橫梁不平衡時可調節(jié)平衡螺母
D.用試電筆辨別火線時,不用指尖抵住試電筆上端的金屬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2019學年粵滬版八年級物理上冊3.7眼睛與光學儀器同步測試卷 題型:填空題
人類和某些動物的眼睛像一架照相機.眼球內的晶狀體相當于一個凸透鏡,視網膜相當于光屏,我們看物體時,是通過睫狀肌的伸縮來調節(jié)晶狀體的彎曲程度,改變晶狀體的焦距,使不同遠近的物體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視網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實像,如圖所示。
眼睛與照相機不同的是:人的眼睛是通過調節(jié)焦距來獲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機是通過改變像距使像變得清晰。
(1)眼睛的晶狀體相當于照相機的_____。
A. 快門 B. 光圈 C. 鏡頭 D. 膠片
(2)眼睛的視網膜相當于照相機的_____。
A. 快門 B. 光圈 C. 鏡頭 D. 膠片
(3)如圖的眼睛存在哪類視力問題?哪種透鏡能對它進行矯正?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