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自然現(xiàn)象中,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是(

A.小孔成像 B.水中筷子變彎

C.水中倒影 D.雨后彩虹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日食、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以及影子的形成都是光的直線傳播;筷子變彎、池水變淺、水中的魚、雨后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A、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線傳播;B、插入水中的筷子變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 C、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 D、雨后的彩虹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故正確答案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太陽能、風能、核能均屬于可再生能源

B.電子的發(fā)現(xiàn)說明了原子核可以再分

C.手機是利用電磁波進行通訊的

D.空調(diào)遙控器是利用紫外線工作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吸收熱量,內(nèi)能一定增加,溫度一定升高

B.溫度高的物體分子運動劇烈,具有的熱量多

C.夏日,在陽光照射下地面溫度高于海水表面溫度,因為水的比熱容較大

D.固體分子之間的作用力比液體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實驗技能測試時,實驗桌上有兩個燒杯分別裝有鹽水和純水,其標簽已模糊不清,現(xiàn)有天平、量筒、燒杯、刻度尺、小木塊,不能把他們區(qū)分開的器材組合是( )

A. 天平、量筒、燒杯

B. 天平、燒杯、刻度尺

C. 燒杯、小木塊、刻度尺

D. 量筒、燒杯、刻度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代社會上汽車大量增加,交通事故也在增多,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遇到意外情況時汽車不能立即停止.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操縱制動器來剎車需要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叫反應(yīng)時間;在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前進的距離叫反應(yīng)距離.從制動器發(fā)生作用到汽車完全停下來,又要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叫制動距離.

下表是一個機警的駕駛員駕駛一輛保養(yǎng)很好的汽車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駛時,測得的反應(yīng)距離和制動距離.

速度v/(kmh-1

反應(yīng)距離s1/m

制動距離s2/m

停車總距離s/m

40

7

8

15

60

11

20

31

100

19

54

73

(1)分析上述數(shù)據(jù),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果在雨雪天,汽車的制動距離又將怎樣變化?并簡要說明變化的原因.

(2)利用上表數(shù)據(jù)計算得出該駕駛員的反應(yīng)時間是多少?(結(jié)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3)若汽車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勻速行駛100km,消耗汽油10L,汽油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有30%用來驅(qū)動汽車做有用功,計算這輛汽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阻力.(汽油的密度為0.7×103kg/m3,汽油的熱值為4.6×107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下列物理概念的理解,錯誤的是(

A.速度用于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B.光線用于描述光傳播的方向和路徑

C.溫度用于描述物體所含熱量的多少

D.電阻用于描述導(dǎo)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新建成的牛欄江引水濟昆工程,是將水從海拔較低的德澤水庫,引到海拔較高的盤龍江上游。每年對昆明提供5.67億立方米的水,耗電及相關(guān)運行費用已近10億元。所以,珍惜水資源是每一個市民應(yīng)盡的責任和義務(wù)。此工程是在德澤水庫庫區(qū)建泵站,將水泵入山坡高處的水池后,再自流回昆明。泵站的提水高度約220m,每秒流過水流橫截面的水量是18m3。將1.8×l04kg的水提高220m,水泵對水所做的功是____J,做功的功率是____W。(g取10N/kg,ρ=1.0×l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冬天,電熱水壺將水燒開時,冒出大量白氣,這是由于水蒸氣發(fā)生 形成的,陽光透過白氣,出現(xiàn)彩虹,這是光的 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廈門作為全國18個足球重點城市之一,校園足球活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比賽時守門員把球大腳開過半場,足球飛行過程中

A.重力勢能先變大后變小

B.動能先變大后變小

C.機械能先變大后變小

D.最高點處動能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