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原子學說的發(fā)展過程中,有下列觀點:①物質都是由原子構成的;②原子都是實心球體;③正電荷均勻分布在整個原子內(nèi)。1911年盧瑟福用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原子,發(fā)現(xiàn)多數(shù)α粒子穿過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但有極少數(shù)α粒子發(fā)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如圖所示。分析實驗結果,可以否定上述觀點中的(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C 【解析】試題分析:用帶正電的α粒子轟擊原子,發(fā)現(xiàn)多數(shù)α粒子穿過后仍保持原來的運動方向,說明帶正電的原子核周圍有較大空間,因此原子不是實心球體,故②符合題意;極少數(shù)粒子發(fā)生了較大角度的偏轉,說明正電荷分部在原子核上,較大空間內(nèi)是沒有帶正電的粒子,故③符合題意;該實驗與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沒有任何關系,故①不符合題意;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八年級物理第三章物質的簡單運動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個做直線運動的物體,4s內(nèi)通過20m的距離,那么,它在前2s內(nèi)速度一定是( 。

A. 5m/s B. 10m/s C. 80m/s D. 無法確定

D 【解析】由題,可知物體4s內(nèi)的平均速度為。因為不知道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無法判斷物體在前2s內(nèi)速度,故D符合題意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題:10.2分子動理論的初步知識 題型:單選題

兩只相同的集氣瓶中分別裝有空氣和紅棕色二氧化氮(NO2)氣體,用玻璃板隔開后按圖示水平放置,抽去玻璃板、保持兩瓶口緊貼靜置較長時間后,兩瓶中氣體顏色變得相同。已知瓶中NO2氣體的密度比瓶中空氣的大,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此現(xiàn)象能說明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B. 此現(xiàn)象與“掃地時灰塵飛揚”的成因相同

C. 顏色變得相同后,瓶中氣體分子停止運動

D. 顏色變得相同后,左側瓶中氣體密度變大

D 【解析】試題分析:當把中間的玻璃板抽掉后觀察到左右兩個瓶子顏色變均勻了,這是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在不同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故A錯誤;“掃地時灰塵飛揚”是固態(tài)顆粒的機械運動,此現(xiàn)象與“掃地時灰塵飛揚”的成因不同,故B錯誤;組成物質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兩瓶顏色變得相同后,瓶中氣體分子仍然在運動,故C錯誤;因為NO2氣體的密度大于空氣的密度,所以兩氣體混合后,左側瓶中氣體密度變大,故D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丹陽市蘇科版九年物理上冊第十一章《簡單機械和功》單元提優(yōu)4 題型:作圖題

如圖所示,杠桿在力F1、F2(F2未畫出)的作用下處于平衡狀態(tài)。O為支點,L2是力F2的力臂,請在圖中畫出F1的力臂L1和力F2的示意圖。

【解析】試題分析: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垂線段即為力臂。過支點O作力F1作用線的垂線段即為F1的力臂l1;過l2除O點外的端點向左下方作l2的垂線即為力F2的作用線,與杠桿的交點即為力的作用點。如圖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丹陽市蘇科版九年物理上冊第十一章《簡單機械和功》單元提優(yōu)4 題型:填空題

如圖為水平桌面上的圓形玻璃轉盤(轉盤半徑為50cm),在水平力作用下能繞轉盤中心O點自由轉動,轉動時可視為杠桿.甲在A點施加一個大小為20N的水平力FA,想讓轉盤轉動,對面的乙在距O點40cm處的B點同時施加一個水平力,想讓轉盤反方向轉動,乙應沿圖中___(選填“F1”、“F2”、“F3”或“F4”)方向施加一個至少為____N的力,才可能達到目的(假設只有甲、乙兩人對轉盤施力,忽略其它力對轉動的影響).

F2 25N 【解析】試題分析:把圓盤等效成杠桿,則杠桿在兩個力的作用下平衡,則其中一個力使杠桿順時針轉動,另一個力則使杠桿逆時針轉動,所以甲在A點施加一個力FA使轉盤轉動,乙在距O點40 cm處的B點同進施加一個水平力,想讓轉盤反方向轉動。乙應沿圖中F2的方向最省力,根據(jù)杠桿平衡原理可得FA×OA=F2×OB,帶人數(shù)據(jù)可得F2=25N。故答案為F2 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題:10.3飛出地球 題型:填空題

物理學中一個基本的觀念是“世界是由物質組成的”.

(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學家阿伏加德羅將組成物質的仍能保持其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命名為分子.1911年,著名物理學家盧瑟福在進行了α粒子散射實驗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該模型認為,原子是由帶________電的原子核和帶________電的核外電子構成.

(2)以氫原子為例,圖中能正確示意氫原子核式結構的是圖________(甲/乙/丙/。.

正 負 丙 【解析】(1)1811年,意大利物理學家阿伏加德羅將組成物質的仍能保持其化學性質不變的最小微粒命名為分子;1909年,著名科學家盧瑟福在進行了α粒子 散射實驗后,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原子是由處于核心的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核外電子構成的; (2)氫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繞原子核高速運動的外圍電子構成,且原子核相比原子的體積很小,故丙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題:10.3飛出地球 題型:填空題

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_____,周圍有____繞其運動?茖W家對原子的結構進行猜想和實驗,并提出了多種模型,在如圖所示的兩種模型中,_____(選填“A”或“B”)是盧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

原子核 核外電子 B 【解析】試題分析:組成物質的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由圖可知B模型是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是由盧瑟福提出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春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題:9.1認識浮力 題型:單選題

某天,曉琳用細線綁住一個近似于長方形的小石塊,并將它豎直懸置于一桶水中.當小石塊浸沒在水中時,她發(fā)現(xiàn)手受到的繩子的拉力變小了,這是因為( )

A. 小石塊的質量變小了 B. 小石塊所受到的重力消失了

C. 小石塊的上下表面存在壓力差 D. 小石塊對水有壓力

C 【解析】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物體的浮力作用,故當把小石塊浸沒在水中時,提石塊的繩子比石塊在空氣中減小,而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是小石塊受到上下表面的壓力差,故答案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屆春滬粵版物理八年級下冊課后習題:7.4探究物體受力時怎樣運動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力和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受到的一定是平衡力

B. 物體運動時,受到的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C. 如果物體不受到外力的作用,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

D. 如果物體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處于靜止狀態(tài)

A 【解析】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可能不受力,也可能受到的是平衡力,而不受力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所以通常是受平衡力的情況,故A正確;物體如果做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故B錯誤;如果物體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可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也可能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C錯誤;如果物體受平衡力的作用,可能處于靜止狀態(tài),也可能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故D錯誤,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