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加在某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6V時,通過這個導體的電流是0.5A,若將這個導體兩端電壓增大到12V時,它的電阻是12Ω.

分析 (1)知道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根據(jù)歐姆定律求出定值電阻的阻值;
(2)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zhì),只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與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解答 解:根據(jù)歐姆定律可得,定值電阻的阻值:
R=$\frac{U}{I}$=$\frac{6V}{0.5A}$=12Ω,
因為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zhì),與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
所以,將這個導體兩端電壓增大到12V時,它的電阻仍為12Ω不變.
故答案為:12.

點評 本題考查了歐姆定律的簡單應用和電阻的性質(zhì),關鍵是知道導體的電阻與兩端的電壓和通過的電流無關,是一道基礎題目.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2015年6月19日,為我國一年一度的端午節(jié),吃粽子,賽龍舟已成為寧波人民慶祝端午節(jié)的主要形式.如圖是寧波某地的賽龍舟比賽.
(1)發(fā)令槍聲一響,各龍舟就在選手的共同作用下,由靜止迅速沖了出去,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2)當兩艘龍舟齊頭并進時,船尾的舵手就要控制好船體,使兩船的距離不能靠的太近,這是因為水流速大的地方,壓強小,導致龍舟相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光沿直線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表是部分物質(zhì)的密度,依據(jù)表中信息,小夏提出了對密度的一些看法,你認為正確的是( 。
 0℃/1標準大氣壓下部分物質(zhì)的密度(千克/米3
 水 1.0×103 冰0.9×103
 水銀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銅 8.9×103
煤油  0.8×103 鋁2.7×103
A.固態(tài)物質(zhì)的密度一定比液態(tài)物質(zhì)的密度大
B.同種物質(zhì)的密度一定相同
C.體積相同的實心銅塊和鋁塊,銅塊的質(zhì)量大
D.不同物質(zhì)密度一定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刻度尺、細線、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若干.
(1)將杠桿裝在支架上,發(fā)現(xiàn)杠桿右端下沉,如果將杠桿右側的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到頭了,杠桿右端仍下沉,此時應將杠桿左側的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直到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為止.
(2)某同學進行正確的實驗操作后,得到的數(shù)據(jù)為F1=3N、l1=20cm、F2=2N和l2=30cm.該同學根據(jù)這些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探究結論?不難.理由是:只記錄了一組數(shù)據(jù),存在偶然性.
(3)使杠桿在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實驗,也能得出杠桿平衡條件.這種實驗方案與杠桿在水平位置做實驗的方案相比較,杠桿在在水平位置位置做實驗的方案好,理由是便于力臂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小紅同學在做“觀察平面鏡成像”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兩段相同的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在玻璃板后面移動蠟燭B.
(1)在尋找蠟燭A的像的位置時,眼睛應該在蠟燭A(選填“A”或“B”)這一側觀察,移動玻璃板后的蠟燭B,使它與蠟燭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的目的是便于確定像的位置;
(3)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的關系;
(4)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像與物的大小關系;
(5)移去后面的蠟燭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蠟燭燭焰的像(選填“能”或“不能”)
(6)若無論如何移動蠟燭B,都無法與A的像完全重合,則可能是玻璃板跟桌面不垂直;
(7)若在玻璃板后方出現(xiàn)兩個A的像,則有可能是玻璃板有厚度(玻璃板前后兩個反射面各成一個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在最近一次的廣交會上出現(xiàn)了一款“鴨舌”帽,“鴨舌”上靠兩側各有一塊太陽能電池板,“鴨舌”中間開孔,安裝了小風扇,如圖所示.在陽光下風扇會自動轉(zhuǎn)起,這對于在烈日下旅行的人無疑是一份貼心的設計.電池板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驅(qū)動電風扇工作.若小風扇工作時的電壓為1.2V,電流為50mA,則風扇正常工作l小時消耗的電能為216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1)如圖所示,用彈簧測力計在A端將質(zhì)量不均勻長桿AB沿豎直方向慢慢勻速抬起過程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變(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2)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運用杠桿知識來測量不均勻重物的重力嗎,如圖用測力計將長桿一端A微微抬離水平地面,測力計示數(shù)是F1(測力計保持豎直向上,下同);同理,用測力計將長桿的另一端B微微抬離地面,測力計示數(shù)是F2,請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證明:長桿的重力G=F1+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某同學用自制的水凸透鏡做凸透鏡成像實驗,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關于下列現(xiàn)象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
A.此時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縮小的實像
B.繼續(xù)向水凸透鏡內(nèi)注水,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這時將光屏向透鏡方向移動,又能得到清晰的像
C.僅將蠟燭和光屏的位置對調(diào),也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倒立的實像
D.繼續(xù)向水凸透鏡內(nèi)注水,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這時將蠟燭向遠離透鏡方向移動,又能得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