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一帶閥門的圓柱形容器,正方體重12N,用細繩懸掛放入水中,當有$\frac{1}{5}$的體積露出水面時繩子受到的拉力為4N,如圖所示.試求:
(1)正方體M受到的浮力;
(2)正方體M的邊長;
(3)若從圖示狀態(tài)開始,通過閥門K緩慢放水,當容器中水面下降了3cm時,細繩承受的拉力是多少?

分析 (1)正方體M受到的浮力等于正方體的重力減去拉力;
(2)知道正方體有$\frac{1}{5}$的體積露出水面,可求出正方體排開水的體積,利用FgV求正方體的體積,進而求出正方體的邊長;
(3)知道正方體有$\frac{1}{5}$的體積露出水面,可求正方體浸入水中的深度;水面下降了3cm,可求此時正方體浸入水中的深度,求出排開水的體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此時正方體受到的浮力,細繩受到的拉力等于重力減去浮力.

解答 解:
(1)正方體M受到的浮力:
F=G-F=12N-4N=8N;
(2)由題知V=(1-$\frac{1}{5}$)V=$\frac{4}{5}$V,
由FgVg$\frac{4}{5}$V得正方體的體積:
V=$\frac{5}{4}$×$\frac{{F}_{浮}}{{ρ}_{水}g}$=$\frac{5}{4}$×$\frac{8N}{1×1{0}^{3}kg/{m}^{3}×10N/kg}$=1×10-3m3,
所以正方體的邊長:L=0.1m;
(3)閥門未打開,水沒有流出時,正方體浸入水中的深度
 h1=$\frac{4}{5}$L=$\frac{4}{5}$×0.1m=0.08m,
水面下降了3cm,此時正方體浸入水中的深度:
h2=h1-0.03m=0.08m-0.03m=0.05m,
此時正方體受到的浮力:
F浮2gV排2=1×103kg/m3×10N/kg×(0.1m)2×0.05m=5N,
細繩受到的拉力:
F拉2=G-F浮2=12N-5N=7N.
答:(1)正方體M受到的浮力為8N;
(2)正方體M的邊長為0.1m;
(3)若從圖示狀態(tài)開始,通過閥門K緩慢放水,當容器中水面下降了3cm時,細繩承受的拉力是7N.

點評 本題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利用關(guān)系式“F=G-F”是本題的關(guān)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如圖所示,一根粗細均勻兩端開口的玻璃管,下端套上橡皮膜(圖1甲).

(1)將玻璃管豎直且緩慢地插入水中(圖乙),橡皮膜距水面越深,發(fā)現(xiàn)橡皮膜向上凸起幅度越大,說明深度越大,水的壓強越大.
(2)當橡皮膜距水面深度為h時,固定豎直插入的玻璃管,然后緩慢地向管內(nèi)注水,當管內(nèi)水柱深度小于h時,橡皮膜總是向上凸起,說明燒杯中的水對橡皮膜向上的壓力F大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管內(nèi)水柱對橡皮膜向下的壓力F
(3)當管內(nèi)水柱深度等于h時,橡皮膜的形狀又變?yōu)榕c玻璃管口平齊,如圖丁所示,說明F等于(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若玻璃管的橫截面積為S、水的密度為ρ,則F=ρghS,在h深處水產(chǎn)生的壓強p=ρgh.
【拓展】往玻璃管內(nèi)緩慢加入的是另外的待測液體直到薄膜變平為止,測出薄膜到水面和液面的距離分別如圖所示(已知ρ=1.0×103kg/m3),則待測液體的密度ρ=1.2×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取一根鋼鋸條,一端用手指按壓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手指向下按壓至如圖所示a、b兩位置,松手后都能恢復(fù)原狀,在兩種情景中,手指感覺用力較大的是把鋼鋸條壓彎至b位置(填“a”或“b”)這一現(xiàn)象說明了物體彈性形變越大,產(chǎn)生的彈力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為同種材料制成的實心圓柱體A和B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們的高度之比為2:1,底面積之比為1:3,則它們的質(zhì)量mA:mB和對地面的壓強pA:pB分別為( 。
A.mA:mB=2:1,pA:pB=2:1B.mA:mB=2:3,pA:pB=2:1
C.mA:mB=1:3,pA:pB=3:2D.mA:mB=2:1,pA:pB=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9.甲、乙兩個圓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體,置于水平桌面(如圖所示).甲、乙兩容器的底面積關(guān)系為2S1=3S2.甲、乙容器中液體的密度分別為ρ1、ρ2,液體對容器底產(chǎn)生的壓強關(guān)系為p2=2p1.現(xiàn)將A、B兩球同時分別浸在甲、乙容器的液體中,兩容器中均無液體溢出.液體靜止后兩球均懸浮,且甲、乙兩容器底受到液體的壓力相等.則A、B兩球所受浮力的大小關(guān)系為F1>F2(選填“>”、“=”或“<”),兩容器內(nèi)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為ρ1=$\frac{1}{2}$ρ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9.小華用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下表是他實驗時記錄的幾組數(shù)據(jù),根據(jù)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次數(shù)1234
物距u/cm3020155
像距v/cm52030/
(1)實驗所用凸透鏡的焦距f=10cm.
(2)第4次實驗時所成的像是C的.(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倒立縮小的實像B.倒立放大的實像C.正立放大的虛像
(3)第3次實驗數(shù)據(jù)能夠說明B的成像特點.(選填選項前的字母)
A.照相機B.幻燈機C.放大鏡
(4)第1次實驗時,小華將一近視眼鏡緊貼在凸透鏡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yīng)將光屏向遠離(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的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實驗桌上有如下器材,已知阻值的電阻一個,已調(diào)零的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塊,滑動變阻器一個,符合要求的電源一個,導(dǎo)線若干(帶有導(dǎo)線夾),開關(guān)一個,刻度尺一把,6種不同材料、足夠長的電阻線.請選擇上述器材證明:“同種材料的導(dǎo)體,電阻的大小與導(dǎo)體的長度成正比”.
(1)畫出實驗電路圖.
(2)寫出主要實驗步驟.
(3)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所示,綠色的便民自行車已成為成都市一道亮麗的風景.以下關(guān)于自行車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較寬的坐墊可以增大壓強
B.剎車手閘是一個費力杠桿
C.輪胎表面凹凸的花紋可以減少摩擦
D.在水平面上勻速騎行時,車的重力不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推裝滿沙子的車,但沒有推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對車的作用力小于車對人的作用力
B.人對車的推力小于地面對車的阻力
C.沙子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車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人對車的推力與地面對車的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