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如圖1所示的鞋,過去標注的尺碼為“41碼”,表示其長度約為25.5cm(填單位).圖2所示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0N.飛機升空時,機翼上方氣流的流速比機翼下方的大,則機翼上方的氣流對機翼的壓強小于機翼下方的氣流對機翼的壓強.(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分析 (1)對題目中的物體長度有個初步的了解,從長度單位中選出合適的單位填入即可;
(2)明確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根據(jù)指針位置讀數(shù)即可;
(3)液體和氣體都稱為流體,生活中常見的流體有空氣和水,流體的流速越大,壓強越。幌嗤瑫r間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越長,物體速度越大.

解答 解:(1)鞋的長度一般在30cm以內(nèi),故填25.5cm符合實際;
(2)該測力計的最小刻度是0.2N,因此所測物體的重力為1.0N;
(3)同一股氣流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通過機翼的上方和下方,上方氣流通過時經(jīng)過的路程大,速度大,壓強。幌路綒饬魍ㄟ^時經(jīng)過的路程小,速度小,壓強大,故機翼下方壓強大于上方壓強,機翼的上下表面產(chǎn)生了壓力差,產(chǎn)生向上的升力.
故答案為:cm;1.0 N;  大;小于.

點評 生活中常見物體長度有所了解,同時對長度單位有清醒的認識;時間的讀數(shù),關鍵是了解表盤的刻度規(guī)律和分度值;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解題關鍵是看準機翼面向哪彎曲,找出機翼的上下方的空氣流速特點,再根據(jù)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進行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如圖,是我國海監(jiān)船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海域開展維權巡航執(zhí)法,海監(jiān)人員正在用相機拍攝釣魚島,相機的鏡頭是一個凸透鏡.在用相機照相時,如果要使相機上的像更大一此應該把鏡頭向前伸.(選填“前伸”或“后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中的現(xiàn)象與光的折射無關的是( 。
A.
手指“長胖了”
B.
水中的“樹”
C.
水下的冰山
D.
折斷了的筷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嫦娥三號”于2013年12月2日凌晨1點30分在西昌發(fā)射中心,10日晚降軌成功.2013年12月14日,如圖所示,“嫦娥三號”經(jīng)過主城減速段(開始720s 動力下降,7500N發(fā)動機啟動工作,目的是把速度減下來,從距月15km下降到3km)、快速調(diào)整段(從距月3km下降到2.4km,快速調(diào)整著陸姿態(tài))、接近段(從距月2.4km下降到100m,確定著陸區(qū)并開啟粗避障模式,降落相機傳回月球表面照片)、懸停段(在距月100m處懸停30s,確定著陸地點,緩速下降,開啟精避障模式,距月30m時,7500N發(fā)動機關機,實現(xiàn)軟著陸),晚上21點,嫦娥三號探測器穩(wěn)穩(wěn)地降落在了月球虹灣著陸區(qū).2013年12月15日,巡視器“玉兔號”月球車太陽帆板和桅桿正常展開,和嫦娥三號著陸器成功實現(xiàn)分離,在嫦娥三號的相機注視下,玉兔號緩緩登上月球,并且在月面上留下了屬于中國的“腳步”.
“玉兔號”月球車通過輪子行走,兩側有能活動的太陽能板,攜帶有望遠鏡進行短距運行和天文觀測,車底裝有測月雷達,將切開月球下面100m 深度的地方進行探測.
請任選“嫦娥三號”落月過程、“玉兔號”巡視器、“玉兔號”巡視器和著陸器分離過程的某個現(xiàn)象,根據(jù)示例再寫出所涉及的一個物理現(xiàn)象及其對應的物理知識.(不得與示例重復)
示例:物理現(xiàn)象:嫦娥三號降落過程中運動軌跡是曲線;
物理知識: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回答:物理現(xiàn)象:月球車上面有天線,地面上的工作人員通過電磁波實現(xiàn)對月球車的控制
物理知識:電磁波可以在真空中傳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為了節(jié)能環(huán)保,低碳生活,國務院規(guī)定我國機關、商場等單位夏季室內(nèi)空調(diào)溫度設置不得低于( 。
A.30℃B.26℃C.22℃D.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小剛小組探究了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后,聯(lián)想斜面也是一種機械,那么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斜面的哪些因素有關呢?小剛猜想斜面的機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小萌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傾斜程度有關.于是他們將一塊長木板的一端墊高,構成長度一定、高度可調(diào)的斜面,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同一木塊沿不同的斜面勻速向上運動,如圖所示.下表是他們實驗記錄的有關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斜面傾角斜面材料物重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長s/m有用功W/J總功W/J機械效率η
130°玻璃70.54.913.54.971.4%
230°木板70.56.013.5
330°毛巾70.56.513.56.553.8%
420°木板70.344.912.384.948.6%
515°毛巾70.265.111.825.135.7%
(1)在第1、2、3次實驗中,選用玻璃、木板、毛巾作為斜面表面的材料,是為了改變斜面的粗糙程度.
(2)在第2次實驗中,拉力做的總功是6J,斜面的機械效率是58.3%.
(3)分析第1、2、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當其它條件一定時,斜面越粗糙,斜面的機械效率越低.
(4)實驗中還發(fā)現(xiàn),斜面材料相同時,斜面傾角越小,越省力(選填“省力”或“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2.下列裝置在生活中起到十分重要作用,使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對下列裝置,說法正確的是( 。
A.
線圈靠慣性轉過平衡位置后,改變電流方向可使線圈持續(xù)轉動
B.
話筒是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依據(jù)電磁感應原理制成
C.
電磁繼電器由通電導線周圍存在磁場的原理制成,電磁鐵斷電后,磁性不會立即消失
D.
揚聲器將聲信號轉化為電信號,理論依據(jù)是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關于力的概念,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做勻速圓周運動物體受力平衡
B.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不直接接觸的物體可能產(chǎn)生力的作用
D.物體受力的同時也一定在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小明同學用如圖所示的光具座做凸透鏡成像實驗時,蠟燭的像成在了光屏上側,為了使蠟燭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達到目的是( 。
A.將光屏往下移B.將蠟燭往上移
C.將凸透鏡向上移D.將光屏遠離透鏡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