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一長方體物塊在彈簧測力計的作用下,下表面與水面剛好接觸,如圖甲所示。從此處勻速下放物塊,直至浸沒于水中并繼續(xù)勻速下降(物塊未與杯底接觸)。圖乙是物塊下降過程中所受浮力的大小F與物塊下表面浸入液體深度h深關系的圖象,圖丙是物塊下降過程中所受拉力的大小F與物塊下表面浸入液體深度h深關系的圖象。若F1 = F2,則物塊所受重力G=____ F1,密度為_____kg/m3(已知ρ=1.0×103 kg/m3)。

【答案】 2 2×103

【解析】物體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F =G-F,即F1 =G-F2 ,F1 =F2 ,故G=2F1 ,

F =ρ gV 得,物體的體積為:V=V =F/ρg,

物體的重力為G,質量為m=G/g,

則物體的密度為:ρ=m/V=(G/g)/(F/ρg)=/F=2F1ρ/F1/ =2ρ =2.0×103 kg/m3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小臣同學改進后的探究甲、乙兩種不同液體吸熱能力大小的實驗,用相同的電加熱器加熱,即:R=R

(1)此實驗中,甲和乙兩液體吸熱的多少是通過____來反映的(填“溫度計示數(shù)”或“加熱時間”)。

(2)實驗中甲、乙兩液體初溫相同,還必須控制甲、乙兩液體的____相同.

(3)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乙燒瓶中的溫度計示數(shù)上升得比甲快,說明乙液體的吸熱能力比甲液體__(選填 “大”或“小”).

(4)如果換用兩個不同的電加熱器即R>R,兩燒瓶中裝入質量相等的煤油,還可以用這個裝置探究電流做功多少與____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聲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

B. 高考、中考期間對考場附近路面實行交通管制是為了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

C. “B超”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

D. 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比空氣中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我國家庭電路的額定電壓為_______V;經(jīng)驗證明,只有不高于______V的電壓才是安全的;為了防止家庭電路中電流突然增大造成的危害, 電路中必須連入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特點,某同學向實驗室借來了微小壓強計:

(1)實驗前發(fā)現(xiàn)微小壓強計U形玻璃管中兩側液面高度不同(圖甲),接下來應該進行的操作是
A.拔下左側橡皮管,使液面自動回到同一高度,再將橡皮管塞上
B.抽取右側管內(nèi)的液體,直到左右液面相平
(2)調(diào)節(jié)好壓強計后,做了圖乙中的五次實驗,其中h5>h4>h3=h2=h1
①對比圖(1)(2)(3),可以得出:同一深度處,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等”、“不相等”);
②對比圖(4)(5),可以得出:液體壓強和液體的有關;
③對比圖(1)(5),該同學得出:液體壓強和深度有關,深度越深,液體壓強越大.你認為他的結論(“有效”、“無效”),因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滑輪組在拉力F的作用下,拉著重300N的物體A以1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勻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物體A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70N,拉力F的功率P=80W(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物體A的質量。

(2)拉力F的值。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一輕質杠桿支在支架上,OA=20cm,G1為邊長是5cm的正方體,G2重為20N.當OC=l0cm時,繩子的拉力為N,此時G1對地面的壓強為2×104Pa.現(xiàn)用一水平拉力,使G2cm/s的速度向右勻速運動,經(jīng)過12.5s后,可使G1對地面的壓力恰好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汽車上用凸面鏡做后視鏡,是因為(

A. 凸面鏡成的像比物大

B. 用凸面鏡可以看到較大范圍內(nèi)的物體

C. 凸面鏡成的像與物一樣大

D. 凸面鏡比平面鏡成的像清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

1該實驗利用了轉換法,通過觀察 來判斷 的動能的大小;

2讓同一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推動木塊做功,目的是為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 的關系;

3換用質量不同的小球,使它們從斜面的 選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靜止?jié)L下,推動木塊做功,目的是為了探究動能的大小與 的關系。若水平面絕對光滑,本實驗將 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