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在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中,甲、乙兩同學相同的器材分別在簡陽和雁江兩地的河灘(沱江河)上測量水的沸點,他們正確的測量結果應是________同學測得的水的沸點較高;
火箭剛發(fā)射時,高溫的火焰向下噴到發(fā)射臺的地面,什么東西遇到這高溫的火焰都要熔化.為了保護火箭發(fā)射臺的臺底,就建了一個大水池,讓火焰噴到水中,利用水的汽化來吸收巨大的熱量.高溫的火焰向下噴到發(fā)射臺底的水池中,在水池的周圍空間便形成迅速擴展的龐大白色氣團(如圖所示).形成白色氣團時所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屬________現(xiàn)象.

乙    液化
分析:(1)水的沸點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因為高度越大,氣壓越低;
(2)水遇熱,會發(fā)生汽化,汽化為水蒸氣,水蒸氣遇冷發(fā)生液化現(xiàn)象,會液化成小水珠.
解答:(1)因為雁江的海拔要低于簡陽的海拔,也就是說雁江的氣壓高于簡陽的氣壓;所以在雁江測量的水的沸點要高,
(2)高溫的火焰向下噴到發(fā)射臺底的水池中,水汽化為水蒸氣,水蒸氣在水池的周圍空間遇冷液化,便形成迅速擴展的龐大白色氣團.
故答案為:乙;液化.
點評:本題考查液體的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以及物態(tài)變化,相對比較簡單,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中學的物理課外活動小組在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中,獲取了約500g的鹵鹽水的樣品、為了測定鹵鹽水的密度,同學們來到學校物理實驗室,實驗室里有如下器材供學生們選用:天平和砝碼、彈簧測力計、壓強計、量筒、燒杯、刻度尺、小鋁塊、帶提手的小桶、水和細線.
(1)請你幫助這些同學選用上述有關器材,用三種不同方法測定鹵鹽水的密度(不同方法中器材可重復選用,同一種方法中器材不得多選或少選)
方法一選用器材:
 

方法二選用器材:
 

方法三選用器材:
 

(2)請寫出上述三種方法中一種的實驗步驟并算出鹵鹽水的密度的數(shù)學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5?濟南)小華同學在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特的小球,他想知道小球密度的大小,但只找到了一只大量筒.于是將其放入盛有足夠多水的大量筒中,發(fā)現(xiàn)小球漂浮于水中,且量筒的液面升高了90ml;將大量筒中的水換成酒精,再將小球放入其中,量筒中的液面升高了100ml.若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取g=10N/kg,請問:
(1)小球在酒精中是漂浮還是下沉?
(2)小球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在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中,甲、乙兩同學相同的器材分別在簡陽和雁江兩地的河灘(沱江河)上測量水的沸點,他們正確的測量結果應是
 
同學測得的水的沸點較高;
火箭剛發(fā)射時,高溫的火焰向下噴到發(fā)射臺的地面,什么東西遇到這高溫的火焰都要熔化.為了保護火箭發(fā)射臺的臺底,就建了一個大水池,讓火焰噴到水中,利用水的汽化來吸收巨大的熱量.高溫的火焰向下噴到發(fā)射臺底的水池中,在水池的周圍空間便形成迅速擴展的龐大白色氣團(如圖所示).形成白色氣團時所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屬
 
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0-2011學年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實驗學校九年級(上)物理寒假作業(yè)(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某中學的物理課外活動小組在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中,獲取了約500g的鹵鹽水的樣品、為了測定鹵鹽水的密度,同學們來到學校物理實驗室,實驗室里有如下器材供學生們選用:天平和砝碼、彈簧測力計、壓強計、量筒、燒杯、刻度尺、小鋁塊、帶提手的小桶、水和細線.
(1)請你幫助這些同學選用上述有關器材,用三種不同方法測定鹵鹽水的密度(不同方法中器材可重復選用,同一種方法中器材不得多選或少選)
方法一選用器材:______
方法二選用器材:______
方法三選用器材:______
(2)請寫出上述三種方法中一種的實驗步驟并算出鹵鹽水的密度的數(shù)學表達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05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物理試卷(B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小華同學在一次社會實踐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奇特的小球,他想知道小球密度的大小,但只找到了一只大量筒.于是將其放入盛有足夠多水的大量筒中,發(fā)現(xiàn)小球漂浮于水中,且量筒的液面升高了90ml;將大量筒中的水換成酒精,再將小球放入其中,量筒中的液面升高了100ml.若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取g=10N/kg,請問:
(1)小球在酒精中是漂浮還是下沉?
(2)小球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