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迎接體育中考,很多男生加強了引體向上的訓練,如果想粗略測量某位同學引體向上運動的功率時,下列物理量不需要測量的是( )
A. 小明的質量 B. 單杠的高度
C. 每次身體上升的高度 D. 做引體向上的時間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山東省德州市中考物理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國詩詞大會》,深受觀眾的青睞。下列對古詩文中涉及的熱現(xiàn)象解釋正確的是( )
A.“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膘F凇的形成是升華現(xiàn)象
B.“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現(xiàn)象
C.“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現(xiàn)象
D.“螣蛇乘霧,終為土灰。”霧的形成是液化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單元測試: 第11章 功和機械能 題型:計算題
無人駕駛汽車是智能汽車的一種,也稱為輪式移動機器人,主要依靠車內的以計算機系統(tǒng)為主的智能駕駛儀來實現(xiàn)無人駕駛。如圖所示,一款質量為2t的無人駕駛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了20min,無人駕駛汽車在這個過程中的功率為4×104W.求在這段時間內(g取10N/kg):
(1)無人駕駛汽車對平直公路的壓力;
(2)無人駕駛汽車行駛的距離;
(3)無人駕駛汽車的牽引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單元測試: 第11章 功和機械能 題型:單選題
如甲圖所示,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使它先后兩次沿水平木板滑動相同的距離,乙圖是他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兩次木塊都作勻速直線運動
B. 兩次木塊受到的摩擦力一樣大
C. 兩次拉力對木塊做的功一樣多
D. 兩次拉力對木塊做功的功率一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單元測試: 第11章 功和機械能 題型:單選題
據悉,2017深圳國際馬拉松賽將于12月3日上午在寶安進行.當馬拉松運動員加速沖刺時,運動員的( 。
A. 動能增大 B. 慣性增大
C. 所受重力增大 D. 運動狀態(tài)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人教版 初中物理 八年級下冊單元測試: 第11章 功和機械能 題型:單選題
如圖,用F=20N的水平推力推著重為40N的物體沿水平方向做直線運動,若推力F對物體做了40J的功,則在這一過程中( )
A. 物體一定運動了2m
B. 物體一定受到20N的摩擦力
C. 重力做的功一定為80J
D. 物體一定運動了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江陰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單元測試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A、B兩組同學通過實驗探究漂浮在液面的實心圓柱體在被壓入液體的過程中,圓柱體上表面受到的壓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如圖所示,實驗時他們讓高為0.3米的圓柱體先后漂浮在甲、乙兩種液體中(已知ρ甲>ρ乙),并在圓柱體上表面施加壓力F以改變圓柱體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同時利用力傳感器測得壓力F的大小,記錄相關數(shù)據如表一、表二所示。
表一(甲液體密度為ρ甲)
表二(乙液體密度為ρ乙)
(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2、3、4、5、6與7或12、13、14、15與16數(shù)據中圓柱體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和上表面受到的壓力F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數(shù)據中圓柱體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和上表面受到的壓力F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漂浮在不同液面的實心圓柱體在被壓入液體的過程中,當圓柱體的下表面到液面的距離h相同時,液體密度越大,圓柱體上表面受到的壓力F越大。
(3)繼續(xù)分析表格中的數(shù)據可以發(fā)現(xiàn)當圓柱體處于______時,圓柱體上表面受到的壓力F不隨h的變化而變化。
(4)實驗序號10或20數(shù)據中壓力F變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所學的知識,B小組同學又設計了替代力傳感器測量壓力F的方案:他們將質量已知的硬幣放在圓柱體上表面,通過改變硬幣的數(shù)量來改變h的大小,然后將所放硬幣的重力大小作為壓力的大小記錄在表格中并進行數(shù)據分析。你認為B小組同學的探究方案有何不妥之處: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江蘇省江陰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單元測試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了測鹽水的密度,某實驗小組制定如下的實驗計劃:
①在燒杯中裝入適量鹽水,測出它們的總質量
②將燒杯中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
③測出量筒中鹽水的體積
④測出燒杯和剩余鹽水的質量
⑤測出空燒杯的質量
⑥根據實驗數(shù)據計算鹽水的密度
以上實驗步驟安排最合理的是( )
A. ①②③④⑥ B. ⑤①②③⑥
C. ①②④③⑤⑥ D. ⑤①②④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全一冊物理8.2《科學探究:液體的壓強》同步練習題 題型:計算題
此圖是一根U形管,左管細,右管粗,但上下粗細均勻。內部有一定量的水,當右管內放入一個薄形無摩擦的密閉活塞后,靜止時,兩管尺寸如圖所示,單位是cm。已知左管截面積是10 cm2,右管截面積是40 cm2。求:
(1)活塞的質量。
(2)右管最多還能在活塞上加多少力而不使水從左管溢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