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中,小明設計的實驗報告(部分)如下,請?zhí)顚懣崭裉幍膬?nèi)容.
實驗目的: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實驗器材:兩支相同的蠟燭、火柴、    、方格紙、刻度尺等.
實驗步驟:(1)先猜想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    和位置;
(2)然后對設計的幾個實驗方案進行選擇;
(3)實驗時應多次改變物體的位置,并正確測量    的距離.
(4)最后根據(jù)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歸納出實驗結(jié)論,即平面鏡成像特點是等大、等距、
正立的    像.
【答案】分析:(1)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要有平面鏡,實驗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cè)能看到物體的像,同時還能看到代替物體的另一個物體,便于確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較物像大小關系.
(2)首先明白平面鏡要探究物像大小關系、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關系、實像還是虛像,然后要進行猜測.
(3)實驗中要探究物像到平面鏡距離關系,所以要用刻度尺測量物像到玻璃板的距離.
(4)平面鏡成像特點:物體在平面鏡中成虛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連線與鏡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解答:解:實驗器材:
兩支相同的蠟燭、火柴、玻璃板、方格紙、刻度尺等.
實驗步驟:
(1)先猜想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大小和位置,并對實驗進行設計;
(2)然后選擇合理的實驗設計;
(3)實驗時應多次改變物體的位置,并正確測量物像到玻璃板的距離,為了比較物像到平面鏡距離關系.
(4)最后根據(jù)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歸納出實驗結(jié)論,即平面鏡成像特點是等大、等距、正立的虛像.
故答案為:玻璃板;(1)大;(3)物像到玻璃板;(4)虛.
點評:掌握平面鏡成像實驗中各器材選擇和操作的目的,例如為什么選擇薄透明玻璃板、為什么選擇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玻璃板為什么要豎直放置、刻度尺的作用、光屏作用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11?賀州)(1)如圖所示,木塊A的長度是
3.03
3.03
cm.

(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如圖所示,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與A完全相同而未點燃的蠟燭,這樣做的目的是探究
像與物大小
像與物大小
的關系.

(3)如圖所示是著名的奧斯特實驗示意圖.觀察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通電導體周圍存在
磁場
磁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木塊A的長度是______cm.

(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如圖所示,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與A完全相同而未點燃的蠟燭,這樣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的關系.

(3)如圖所示是著名的奧斯特實驗示意圖.觀察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通電導體周圍存在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1年廣西賀州市中考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1)如圖所示,木塊A的長度是______cm.

(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如圖所示,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與A完全相同而未點燃的蠟燭,這樣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的關系.

(3)如圖所示是著名的奧斯特實驗示意圖.觀察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通電導體周圍存在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廣西自治區(qū)中考真題 題型:實驗題

(1)如圖1所示,木塊A的長度是_______________cm。
(2)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如圖2所示,在玻璃板后面放一支與A完全相同而未點燃的蠟燭,這樣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關系。
(3)如圖3所示是著名的奧斯特實驗示意圖。觀察比較甲、乙兩圖,可以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通電導體周圍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
                           圖1                                    圖2                                                                          圖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