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3.如圖甲所示,電源電壓恒為15V,R0為定值電阻,電流表量程為“0-0.6A”和“0-3A”,可選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分別為“25Ω 2A”和“10Ω 3A”,P置于中點A,閉合開關S,電流表指針指到滿偏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然后將P從A移到最左端B,兩表示數(shù)的I-U關系如圖乙所示( 。
A.定值電阻R0的阻值為5ΩB.所用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為“10Ω 3A”
C.電流表選擇的量程為“0-0.6A”D.定值電阻消耗的最小功率為2.25W

分析 根據P在A和B點的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的電阻,利用歐姆定律求出電路中的電流;根據圖乙得出電流的關系,即可得出電阻與變阻器的電阻關系,最后根據P置于中點A時電流表指針指到滿偏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判斷出電路中的可能電流值,再根據歐姆定律求出變阻器的最大電阻值.由P=UI=$\frac{{U}^{2}}{R}$求定值電阻消耗的最小電功率.

解答 解:將電源電壓調到l5V,當滑動變阻器P置于中點A時,根據電阻的串聯(lián)和歐姆定律可得:
IA=$\frac{U}{{R}_{0}+\frac{1}{2}R}$,
當滑動變阻器P置于B時,滑動變阻器連入的電阻為0,則根據電阻的串聯(lián)和歐姆定律可得:
IB=$\frac{U}{{R}_{0}}$,
由圖乙可知:IA=$\frac{2}{3}$IB,
即:$\frac{U}{{R}_{0}+\frac{1}{2}R}$=$\frac{2}{3}$×$\frac{U}{{R}_{0}}$,
解得:R=R0;
由于P置于中點A,電流表指針指到滿偏刻度的三分之二位置;即IA的可能值為0.4A或2A;
根據IA=$\frac{2}{3}$IB可知:IB的可能值為0.6A或3A;
得:R與R0可能值為:R01=$\frac{U}{{I}_{1}}$=$\frac{15V}{0.6A}$=25Ω;R02=$\frac{U}{{I}_{2}}$=$\frac{15V}{3A}$=5Ω;
根據題意可知:所選滑動變阻器的規(guī)格為“25Ω 2A”,可得電流表選擇的是0-0.6A量程,R=R01=25Ω;故AB錯誤,C正確;
由P=UI=I2R可知,當滑片P于最右端時,變阻器全部接入電路且與R串聯(lián),
R=R0=25Ω,可得UR=U0=$\frac{1}{2}$U=$\frac{1}{2}$×15V=7.5V,
此時R消耗的電功率P=$\frac{{U}_{R}^{2}}{R}$=$\frac{(7.5V)^{2}}{25Ω}$=2.25W,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 本題考查了串聯(lián)電路的特點和歐姆定律、電功率公式的應用,關鍵是根據燈泡的額定電壓和電流表的量程確定電路中的最大電流,要會從圖象中獲取信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承載著中華民族“飛天夢”的“神舟十一號”飛船順利升空,與“天宮一號”對接成功,標志著我國航天產業(yè)進入嶄新的發(fā)展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神十一”在太空中運行時不具有慣性
B.“神十一”升空時應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C.“神十一”是利用了電磁波和超聲波與地面通信的
D.“神十一”使用了我國自主研制的新型合金材料,這種材料密度小、硬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小明用兩個完全相同的棋子A和棋子B.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裝置如圖:
(1)實驗時應選較。ㄝ^厚/較。┑牟AО宕嫫矫骁R;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將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前/后)側觀察,直至B與A的像完全重合,這樣做的目的除了能確定棋子A經平面鏡所成像的位置,還能由此可得結論:像與物的大小相等.進行以上操作時,若遇到無論怎樣在桌面上移動棋子B,都無法使它與棋子A的像完全重合的情況,原因可能是玻璃板和桌面未垂直;
(3)用鉛筆畫出玻璃板及棋子A和棋子B的位置,并畫出兩位置的連線,經測量發(fā)現(xiàn):兩棋子的連線與鏡面垂直,且兩棋子到鏡面的距離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述現(xiàn)象與列出的物理知識不相關的是(  )
A.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B.海市蜃樓----光的折射
C.寒冷的冬天樹枝上出現(xiàn)的“霧凇”----凝華
D.端午節(jié)粽子飄香----分子的熱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某電路中電源電壓為12V,R1和R2串聯(lián),電阻分別為2Ω和4Ω,通電100秒,求電流對R1做的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是小華同學對一些測量儀器的使用與數(shù)據的記錄,正確的是( 。
A.
小球直徑為1.1cm
B.
蘋果質量為162g
C.
電能表的度數(shù)為43536KW•h
D.
蘋果重力為1.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把電源、開關、發(fā)光二極管(簡稱“LED”)、電動機連接成如圖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電動機順時針轉動,LED亮,將電源正、負極反接,閉合開關,LED不亮(選填“亮”或“不亮”),電動機逆時針(選填“不”、“順時針”、“逆時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用燒杯盛某種液體,測得液體與燒杯共同質量 m 和液體體積 V 的關系如圖中圖線所示,從圖中可以得出:該液體的密度是1×103kg/m3,燒杯的質量是40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小明選用以下能滿足實驗要求的器材做了一系列的實驗:形狀相同的木塊和鐵塊、表面平整的長木板、彈簧測力計等.小明做的部分實驗如下(實驗時,長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
1、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圖甲),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
2、把鐵塊側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鐵塊(圖乙),使鐵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2;
3、木塊在下,鐵塊在上疊放在一起后放到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圖丙),使它們做勻速直線運動,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3
小明發(fā)現(xiàn),三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均不相同,即F1≠F2≠F3,且F1<F3
(1)比較1、3兩次實驗,由F1<F3得出的結論是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比較1、2兩次實驗,根據F1≠F2,小明認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有關.小明得出這個錯誤結論的原因是沒有控制壓力大小、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
(3)實驗中運用了轉換法,把摩擦力的大小轉換為拉力大小.為了保證轉換的正確性,實驗中采取的措施是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4)小明想:木塊表面粗糙還是鐵塊表面粗糙?請你利用現(xiàn)有器材增加一次實驗,解決小明的問題.寫出實驗方法和結論:
方法:將木塊疊放在鐵塊之上,重復步驟3的實驗,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4,比較F3和F4的大。
結論:若F3>F4,則說明木塊的表面粗糙,若F3<F4,則說明鐵塊的表面粗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