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將排球豎直向上擊出后,其運動速度越來越小,原因是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而將排球向斜上方擊出后,其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會發(fā)生變化,原因是排球運動方向與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排球在上升過程中動能將減。ㄟx填“增大”或“減小”).

分析 (1)由于地球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重力作用,因此根據(jù)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進行分析.
(2)當受力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時,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3)影響動能的因素:質(zhì)量和速度.

解答 解:排球在上升的過程中,由于受排球受到的重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排球的速度越來越。
向斜上方拋出的排球,受到的重力是豎直向下的,重力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條直線上其運動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會發(fā)生變化,排球做曲線運動,
排球在上升過程中速度減小,質(zhì)量不變,動能減。
故答案為:相反;排球運動方向與所受到的重力方向不在一條直線上;減。

點評 本題考查了力與運動的關系,知道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以及影響動能的因素,是一道中等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月球車,學名“月面巡視探測器”,是一種能夠在月球表面行駛并完成月球探測、考察、收集和分析樣品等復雜任務的專用車輛.玉兔號是中國首輛月球車,和著陸器共同組成嫦娥三號探測器.玉兔號月球車設計質(zhì)量140kg,能源為太陽能,能夠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強輻射、零下180℃到零上150℃極限溫度等極端環(huán)境.由于月球晝夜溫差非常大,白晝時溫度高達150℃,黑夜時低至零下180℃.為適應極端環(huán)境,“玉兔號”月球車利用導熱流體回路、隔熱組件、散熱面設計、電加熱器、同位素熱源,可耐受300℃的溫差.由于月球上沒有風,且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月塵揚起來后會長時間懸浮在半空中.這些直徑小于1mm的月塵,破壞力不容小視,尤其是侵蝕到月球車的活動部件,將造成部件的異常磨損,降低其使用壽命.科技人員選擇了輕盈的塑料和橡膠,并經(jīng)過兩年時間、60多次試驗,他們終于做出了主副唇雙密封層的創(chuàng)新設計,完成了雙密封圈串聯(lián)安裝以及密封唇過盈量優(yōu)化,可確保防塵密封效果.
(1)月球表面揚起月塵,不是(是/不是)擴散現(xiàn)象;
(2)玉兔號的能源之一是太陽能,其太陽能電池帆板等設備能將太陽能轉(zhuǎn)化為電能.
(3)玉兔號利用導熱流體回路、電加熱器等,使月球車保持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nèi).如圖是一種電加熱器和導熱流體回路,在經(jīng)過電熱絲后,可使4℃的水升高至48℃,若每分鐘流過電熱絲的水為4kg,則電路中電流為56A.(不計熱量損失,水的比熱容為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測量是物理實驗的基本技能,下列測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正確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1.今年5月18日,我國在世界上第一次對可燃冰實現(xiàn)安全可控開采.1m3可燃冰分解后,可釋放出約150m3天然氣,已知q天然氣=2.1×l07J/m3,c=4.2×l03J/(kg•℃).
求:(1)1m3可燃冰釋放出的天然氣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約是多少?
(2)若上述熱量全部被水吸收,可將多少kg的水從20℃加熱至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小明在研究并聯(lián)電路電流特點時,根據(jù)如圖所示電路圖連接好電路,并閉合開關S和S1.當他再閉合開關S2時,電流表示數(shù)變化正確的是(電源電壓不變)(  )
A.A1示數(shù)變大B.A1示數(shù)變小C.A示數(shù)變大D.A示數(shù)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是眼球成像原理圖,圖中的晶狀體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當一個凸透鏡,請寫出成像原理與該圖相同的一種儀器照相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探究“水平拋出物體飛行的距離s與物體質(zhì)量m、拋出新高度H、拋出時的速度v的關系”時,設計并進行了如圖甲實驗.

實驗一:質(zhì)量不同的A、B球在斜面同一高度處由靜止滑下,下落到不同高度的地面.
實驗二:質(zhì)量不同的A、B球在斜面不同高度處由靜止滑下,下落到同一高度的地面.
實驗得到表一、表二兩組數(shù)據(jù):
表一
mA=100克,mB=50克,h=0.2米
次數(shù)桌面離地高度H/米落地點與拋出點水平距離s/米
1A0.50.53
2A1.00.74
3A1.50.90
4B0.50.53
5B1.00.74
6B1.50.91
表二
mA=100克,mB=50克,H=1.2米
次數(shù)小球在斜面高度高度h/米落地點與拋出點水平距離s/米
1A0.1 0.59
2A0.20.81
3A0.30.99
4B0.10.58
5B0.20.81
6B0.31.00
(1)如圖乙是A球從斜面高h=0.2米處下落時,測量球落地點與拋出點水平距離的示意圖,該距離是0.53米.
(2)實驗一,球在斜面的同一高度靜止釋放,是為了保持小球離開桌面時的水平速度相同.
(3)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水平拋出的物體飛行的距離與拋出點的水平速度和拋出的高度有關,與質(zhì)量大小無關,水平速度越大,拋出的高度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閱讀短文,然后回答文后問題
手工制茶,指尖上的傳承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中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在長沙以北有一條貫穿了9個鄉(xiāng)鎮(zhèn)的“百里茶廊”,2017年清明節(jié),小天在幾位“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傳人的帶領下,到“百里茶廊”的某茶廠體驗手工制茶,小天把手工制茶的部分工序記錄如下:
    萎凋:將采摘回來的茶葉攤晾于無直射陽光的通風干燥處,鮮葉水分降到65%左右.
    殺青:將萎凋以后的茶葉放入電炒鍋內(nèi),把電炒鍋調(diào)至高溫檔,用收快速翻炒,去除青葉味,蒸發(fā)一部分水分.
    搖青:把茶葉置于搖青器具中,通過搖動,茶葉與茶葉摩擦,造成葉細胞損傷,促進茶葉氧化,誘發(fā)香氣,形成茶所特有的清香.
    揉捻:手工揉捻,讓茶葉細胞壁破碎,并揉成卷曲的樣子,使其成線成條,從而使茶汁在沖泡時易溶于茶湯,提高浸出率.
    烘焙:使揉捻成條的茶葉放入電炒鍋內(nèi)用手翻炒,蒸發(fā)葉內(nèi)多余水分,定型、產(chǎn)香.
    復焙:打開電炒鍋的低溫檔用手慢速翻炒,再次蒸發(fā)茶葉內(nèi)多余的水分.
(1)平整的茶葉被揉捻卷曲成線說明了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在制茶的過程中可以聞到茶葉的清香,說明分子在做無規(guī)則運動;
(3)從文中找出加快茶葉水分蒸發(fā)的工序,并指出其加快蒸發(fā)的方法.
工序:萎凋、殺青、烘焙、復焙;加快蒸發(fā)的方法:提高液體的溫度,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液體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小金將長為0.6米、質(zhì)量可忽略不計的木棒擱在肩上,棒的后端A掛一個40牛的物體,肩上支點O離后端A為0.2米,他用手壓住前端B使木棒保持水平平衡,如圖所示,小金的質(zhì)量為50千克,則此時手壓木棒的壓力大小為20牛,肩對木棒的支持力大小為60牛,人對地面的壓力大小為540牛(g=10牛/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