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人們用木棒撬石塊的示意圖.撬石塊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以B點為支點,在C點用與棒垂直的力F1向下撬;第二種是以A點為支點,在C點用與棒垂直的力F2向上撬.(木棒自重不計)
(1)在圖中畫出力F1的力臂________-.
(2)若石塊壓在棒上的D點正好是AB的中點,你認為第______種方法更省力一些,理由是______.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所示的是大廈或商場的觀光電梯,小明站立在勻速上升的電梯里欣賞外面的美景.
(1)小明看到地面在不斷地下降,是以________為參照物,地面是運動的,以觀光電梯為參照物,小明是________(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如圖乙、丙所示的是小明坐電梯從底層到頂層電子手表的示數(shù)變化,由圖可知,電梯從底層到頂層共花時________s.已知電梯上升的高度為60m,則電梯運行的速度是___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小組用如圖所示的電路來探究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的關系,其實驗思路如下:接好電路后,把電流表分別接入到A、B、C三處,測出第一組數(shù)據(jù);為了防止個別偶然因素的影響,他們采用以下兩種方法之一來重復實驗,并完成第二次和第三次測量.
方法一:改變電源電壓;
方法二:更換其中一條支路中的燈泡(規(guī)格不同)
(1)實驗時,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兩燈都亮.但由于連線較亂,一時無法確定兩燈是串聯(lián)還是并聯(lián),小明靈機一動,隨意拆下一根導線,發(fā)現(xiàn)兩燈都熄滅,因此他認定兩燈是串聯(lián)的,小明的方法是_____的(“正確”或“錯誤”).
(2)如圖是某同學連接的并聯(lián)電路的局部圖,某次實驗中,測量完干路電流之后,某同學想測量通過L1的電流,為接入電流表,a、b、c、d四個接點中,最方便的導線拆接點是_____點,同時注意,在拆接電路時,開關必須_____.測量過程中,電流表出現(xiàn)如圖中的實驗現(xiàn)象說明_____.
(3)該同學表格設計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是:_____;
(4)表格補充完整后,通過對上面數(shù)據(jù)的分析,后面兩次實驗是采用方法_____(選填“一”或“二”)進行的,可以得出結(jié)論:并聯(lián)電路干路中的電流等于_____.
(5)根據(jù)上述結(jié)論,應用到如圖中,圖中已標明了電流的方向,若b、c、d中的電流大小分別為0.3A、0.6A、0.2A,則a中的電流大小為____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保持不變。只閉合開關S,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 0.1A;再閉合開關S1,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 0.5A。則R1:R2= ;當閉合S、S1后,在相同的時間內(nèi),電流通過電阻R1、R2所做電功之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用蠟燭、凸透鏡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1)要使燭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應將蠟燭向 (填“上”或“下”)調(diào)節(jié).
(2)實驗過程中,當燭焰距凸透鏡20cm時,移動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個等大清晰的像,則該凸透鏡的焦距是 cm.
(3)當燭焰距凸透鏡35cm時,移動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倒立、 的實像,日常生活中利用這一原理制成的光學儀器是 (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要使燭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變大,應保持透鏡的位置不動,調(diào)節(jié)蠟燭的位置,同時將光屏 (填“靠近”或“遠離”)透鏡,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實驗中怎樣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如圖所示的電路,探究影響金屬絲電阻大小的因素。他手邊除了有電路中的器材外,還有一根金屬絲,則( )
A. 只能探究電阻與金屬絲長度的關系
B. 只能探究電阻與金屬絲橫截面積的關系
C. 電阻與金屬絲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都能探究
D. 電阻與金屬絲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都不能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通過實驗研究光從水中射入空氣中的現(xiàn)象,圖是他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畫的光路圖.改變?nèi)肷浣堑拇笮。l(fā)現(xiàn)空氣中的折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隨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當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時,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________
你猜想的依據(jù)是 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小明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實驗時,燭焰在光屏上成了一個清晰的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投影儀就是利用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B. 實驗中蠟燭越燒越短,光屏上蠟燭的像向上移動
C. 為了從不同方向觀察光屏上的像,光屏應選用較光滑的玻璃板
D. 要使光屏上燭焰的像變小,只需將蠟燭靠近凸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示意圖.
(1)實驗時讓小球A從不同高度滾下,實驗要探究的是物體動能大小與物體 的關系.
(2)實驗中物體的動能是指物體 (選填“A”或“B”)的動能,該動能是由 轉(zhuǎn)化而來.
(3)實驗中物體的速度是指物體A從斜面上自由釋放后滾下來與物體B碰撞, (選填“碰前A”、“碰后A”、“碰前B”或“碰后B”)的速度.
(4)若在實驗中發(fā)現(xiàn),物體B被碰撞后會滑出木板,在不更換木板的情況下,能確保碰后物體B能始終在木板上滑行的可行方法是
(5)若木板面絕對水平光滑,本實驗 (選填“能”或“不能”)達到探究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