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觀察它的量程和認清它的 .小強在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溫度時讀取了四次數(shù)據(jù),每次讀數(shù)時溫度計的位置如圖1所示,其中正確的是 .圖2中所示的是用溫度計分別測得的冰和水的溫度,那么冰的溫度是 ℃,水的溫度是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徐州賈汪區(qū)初二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電影幕布的表面是白色的,其目的是( )

A.可以反射各種顏色的光

B.可以吸收各種顏色的光

C.可以折射各種顏色的光

D.人們的習慣而已,沒有什么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蚌埠新城教育集團初二期中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冬天,小明的父親將車啟動行駛在路上,不一會兒汽車擋風玻璃的內側出現(xiàn)了一層“白霧”,這是由于水蒸氣遇冷 而成的,為了盡快消除“白霧”,你認為應該開啟空調的 (填“冷”或“熱”)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年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中考物理質檢試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1)請在圖1中畫出勇敢的攀巖者所受重力的示意圖.

(2)完成如圖2所示的折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四川省成都市初三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小明猜想“液體的密度ρ越大,其比熱容c也越大”.他查到了一些液體的密度值如下表.

由于不知道表中各種液體之間比熱容的大小關系,需要用實驗方法得到.

物質

密度ρ/kg•m﹣3

物質

密度ρ/kg•m﹣3

1.0×103

柴油

0.8×103

煤油

0.8×103

汽油

0.71×103

植物油

0.9×103

酒精

0.8×103

實驗器材:

鐵架臺(帶鐵圈)、石棉網(wǎng)、溫度計、細線、火柴、燒杯、秒表、天平和砝碼(以上每一種器材數(shù)量足夠、規(guī)格相同);火焰相同的酒精燈若干;密度表中所給出的各種液體足量.實驗中,小明選取的三種液體分別是煤油、植物油和水.

(1)請完成以下實驗要求:

a.實驗原理是:

b.實驗中你準備測量哪個物理量來間接知道液體的比熱容大。

c.實驗中要控制的變量是:液體的質量和

d.實驗中,怎樣操作才能使燒杯在單位時間內吸收的熱量都相等?

(2)如果測量的結果與小明的猜想相矛盾,則測出的三個物理量大小關系會有很多種,請寫出其中一種.

(3)如果小明選取煤油、酒精和水這三種液體做實驗,會存在哪些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省西咸新區(qū)灃東新城初三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計算題

某款汽車油箱內可承裝50kg的汽油,裝滿一箱油可從西安開到延安,改裝為新型高效混合燃氣車后,裝滿“油箱”的是0.24m3的混合燃氣,汽車只用半箱“油”就可跑到延安(汽油的熱值q汽油=4.6×107J/kg,新型混合燃氣的熱值q混合燃氣=11.5×109J/m3)試計算:

(1)完全燃燒50kg汽油能釋放出多少熱量?若汽油機的效率為30%,從西安開到延安汽車做了多少有用功?

(2)新型高效混合燃氣汽車的效率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重慶三十七中初二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甲乙兩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若運動的路程之比為3:1,所用時間之比為5:3,則它們的速度之比為 ;若甲、乙保持速度不變,通過相同的路程,則甲、乙兩物體所用時間之比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青島膠南市初二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研究方法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桌面發(fā)聲時,通過桌面上水杯中水面的波動認識到桌面的振動是轉換法

B.百米運動員跑完用時越少速度越快,這是控制變量法

C.通過抽空玻璃罩內空氣聽鈴聲變化認識聲音傳播需要介質是逐漸逼近法

D.桌面上放一激光手電,手按桌面,通過觀察手電照到墻上的光點移動認識到桌面發(fā)生了形變,這是轉換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蘇鹽城解放路實驗學校初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舉重是我國的優(yōu)勢體育項目。一位身高170cm的運動員和一位身高160cm的運動員,在挺舉項目中用相同時間,把同樣重的杠鈴舉起,如圖9所示。如果他們對杠鈴所做的功分別為W1和W2,功率分別為P1和P2,則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 )

A.W1=W2、P1=P2 B.W1>W(wǎng)2、P1=P2

C.W1>W(wǎng)2、P1>P2 D.W1<W2、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