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寒冷的冬天,看到戶外的人呼出“白氣”,形成“白氣”的物態(tài)變化是( 。
A.凝固B.凝華C.汽化D.液化

分析 白氣是人呼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形成的.

解答 解:寒冷的冬天,人通過呼吸呼出的水蒸氣遇到戶外溫度較低的空氣放熱,發(fā)生液化變成小水珠,形成白氣.
故選D.

點評 應掌握物質(zhì)的六種物態(tài)變化,注意它們間的區(qū)別;應知道物質(zhì)由氣態(tài)放熱變?yōu)橐簯B(tài)是液化現(xiàn)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城市中到處可見的違章“小廣告”,嚴重影響著城市市容市貌.小敏和同學們利用周末一起到街頭巷尾用砂紙清除違章“小廣告”.選用表面粗糙的砂紙是為了增大摩擦力,清除時砂紙會發(fā)熱是通過做功方式增大(填“增大”或“減小”)了砂紙的內(nèi)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用一個帶正電的物體a去接觸不帶電的金屬球b時,金屬球b也帶上正電.這一過程( 。
A.a的電子轉(zhuǎn)移到b,瞬時電流方向b→a
B.b的電子轉(zhuǎn)移到a,瞬時電流方向a→b
C.b的正電荷轉(zhuǎn)移到a,瞬時電流方向b→a
D.a的正電荷轉(zhuǎn)移到b,瞬時電流方向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導體的電阻由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決定.圖中所示的實驗中,AB和CD是長度相同但粗細不同的鎳鉻合金線.對比兩根合金線,發(fā)現(xiàn)把AB接入電路時,電流表的示數(shù)較大,說明導體的電阻跟橫截面積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所示,同學們在做游戲.有人說話時,蒙住雙眼的小剛能分辨出哪位同學的聲音,這主要是因為不同人的聲音的(  )
A.響度不同B.音調(diào)不同C.音色不同D.頻率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0cm;人體脈搏跳動70次所用的時間約為1min.(填上適當?shù)膯挝唬?/di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早晨,太陽還在地平線以下時,人們就可以看到它,這是光的折射現(xiàn)象;如圖是水環(huán)繞的國家大劇院的照片,從遠處看,大劇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鴨蛋”,這是光的反射現(xiàn)象(選填“反射”或“折射”),所成的像是一個虛像(選填“虛”或“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一個空心的銅球,其質(zhì)量為178g、體積為30cm3
(1)求這個銅球的空氣部分體積與實心部分的體積之比.
(2)小華同學在此球的空心部分注滿水銀后,總質(zhì)量為多少kg.(ρ=8.9×103kg/m3,ρ水銀=13.6×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有三個焦距都是20cm的凸透鏡,小明利用它們和輔助材料制作了三個簡易的光學器材.第一個制作成簡易照相機,用來拍攝掛在墻上的油畫;第二個制作成一臺投影儀,用來展示幻燈片;第三個直接作放大鏡用,用來觀察一只小昆蟲.對于上述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用放大鏡觀察昆蟲時,放大鏡到昆蟲的距離可以是11cm
B.用照相機拍攝照片時,照相機鏡頭到油畫的距離可以是20cm
C.用投影儀展示幻燈片時,投影儀鏡頭到幻燈片的距離可以是22cm
D.上述過程中,昆蟲通過透鏡成的像是虛像,油畫透過透鏡成的是實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