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6.學校的花園、小樹林、教室到處都涉及到物理知識,下列敘述正確( 。
A.我們看到的紅花是因為紅花吸收紅色光
B.教室里各個位子都能看清黑板上的字是光的反射
C.利用校園內大鏡子整著裝時成正立、等大的實像
D.同學們樹陰下的“圓斑”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太陽的虛像

分析 (1)不透明物體的顏色由它發(fā)射的色光決定,紅花只反射紅光;
(2)為了能使教室每個角落中的同學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黑板表面做成粗糙的表面,這樣在其上面發(fā)生漫反射,才能滿足各個同學的要求.
(3)利用校園內大鏡子整著裝時成正立、等大的實像;
(4)當物體的光沿直線傳播經過較小的孔時,就會形成物體的倒立的像.

解答 解:
A、紅花只反射紅光,故A錯誤;
B、光射到黑板上,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學都能看見黑板上的字,這是因為在這里發(fā)生了漫反射的緣故,故B正確;
C、平面鏡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虛像,故C錯誤;
D、地面上的光斑屬于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太陽的實像,故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體的顏色、光的反射、平面鏡成像、小孔成像,屬于基礎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我省開展“全面剿滅劣V類水”行動.為了治理某河道的水污染,相關部門放置了一批太陽能仿生水草的.幾個月后效果明顯.太陽能仿生水草主要由太陽能電池板、小型送風電動機以及若干人造水草等構成(如圖),太陽能電池板為電動機供電,電動機工作,給河水持續(xù)提供空氣,增加水體中的溶解氧,電動機工作時起能量如何轉化?電能轉化為機械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7.小明和同學們分別探究“并聯電路中電流的關系”.
(1)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準備測量A點的電流.請你在圖乙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實物電路的連接.(已知L1的電流為0.5A)
(2)閉合開關后,小明看到燈L2發(fā)光,但燈L1不發(fā)光,電流表示數為零,電路可能存在的故障是:L1斷路
電流表斷路.
(3)小紅利用三個電流表設計了圖丙所示電路,請你找出這個電路中連接錯誤的那一根導線,并在這根導線上打“×”,表示這根導線不能這樣接,然后畫出正確的連接位置.
(4)他們測完一組數據后接下來的具體操作應該是應斷開開關,換用不同規(guī)格的燈泡或改變電源電壓進行實驗,這樣做的目的是多次測量,總結普遍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判斷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依據是( 。
A.每隔1s沿直線運動的路程相等
B.只需物體運動的快慢不變
C.1s內運動5m,2s內運動10m,3s內運動15m
D.任何相等時間內,沿直線運動的路程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所示,近年農村道路兩旁安裝太陽能燈,燈桿頂端是太陽能電池將能蓄存起來向燈桿中的蓄電池充電,充電時把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夜晚蓄電池給電燈供電.充電時蓄電池相當于電路中的用電器.(選填“電源”、“用電器”、“開關”或“導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圖是一鐵球從A點下沉至C點的過程,作出鐵球在B點時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8.在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實驗中,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物體(如毛巾、棉布、木板等),讓小車自斜面頂端靜止開始滑下,觀察同一小車從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表面上運動的距離如圖所示.則:

(1)讓小車從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車到斜面底的初速度相同,比較小車經過在水平桌面上鋪上粗糙程度不同的面運動距離遠近的物理研究方法叫:轉換法.
(2)結論:表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進得越遠.
(3)推理:如果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它將永遠做勻速直線運動.因為小車有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叫慣性.
(4)牛頓第一定律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科學的推理而總結歸納出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圖甲,先將平面鏡A放在水平桌面上,再經硬紙板B豎直放置在平面鏡A上,讓激光緊貼紙板射向O點.
(2)為了顯示光路,紙板的表面應粗糙(光滑/粗糙)些,在紙板上標出刻度是為了方便測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3)多次改變入射光的方向,測得了幾組數據如表所示,由此可得出,反射角與入射角大小相等(相等/不相等).
序號入射角反射角
130°30°
245°45°
360°60°
(4)接下來老師進行了如下演示,先用加濕器使整個教室充滿霧氣,將平面鏡放在一能轉動的水平圓臺上,在柱M上固定一紅色激光筆,使其發(fā)出的光垂直射向平面鏡上的O點,其作用是為了顯示法線的位置,然后打開固定在柱N上的綠色激光筆,使綠色激光射向O點,出現了如圖乙所示的情景,老師水平方向緩慢轉動圓臺,當我們觀察到紅綠光看起來重合時時,可判斷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經常會出現令人惋惜的遺憾.例如1825年日內瓦年輕物理學家科拉頓一個人在研究電磁現象時,其類似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示意圖如圖乙.為避免磁鐵的磁場對小磁針的作用,把實驗裝置放在兩個房間,在右邊房間里把磁鐵反復插入線圈,然后科拉頓跑到左邊房間里觀察,結果沒有看到小磁針偏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 ( 。
A.該實驗過程中沒有發(fā)生電磁感應現象
B.通電導線周圍產生磁場的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
C.科拉頓沒看到小磁針偏轉,是因為線圈中沒有產生電流,所以看不到小磁針偏轉
D.科拉頓沒看到小磁針偏轉,是因為當他切割完磁感線再跑到另一個房間時,線圈中產生的電流已經消失,所以小磁針也停止偏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