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如圖所示一輛質(zhì)量為1200kg的汽車在水平路面上勻速直線運動,汽車受到的阻力1500N,汽車5s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移動40m.(g取10N/kg)
(1)汽車受到的重力多大?
(2)如汽車輪胎與水平面總共的接觸面積是0.12m2,則汽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強是多少?
(3)發(fā)動機對汽車的牽引力多大?

分析 (1)知道汽車的質(zhì)量,根據(jù)G=mg求出所受的重力;
(2)汽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力等于其重力,知道受力面積,利用p=$\frac{F}{S}$求汽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強;
(3)汽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和阻力與重力的關系求出牽引力的大小.

解答 解:(1)這輛汽車所受的重力:
G=mg=1200kg×10N/kg=1.2×104N;
(2)汽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力:
F=G=1.2×104N,
受力面積S=0.12m2,
汽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強:
p=$\frac{F}{S}$=$\frac{1.2×1{0}^{4}N}{0.12{m}^{2}}$=1×105Pa;
(3)因為汽車勻速行駛時,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所以,二力的大小相等,
則牽引力F=f=1500N.
答:(1)汽車受到的重力為1.2×104N;
(2)汽車對水平路面的壓強是1×105Pa;
(3)發(fā)動機對汽車的牽引力為1500N.

點評 本題考查了重力、壓強和牽引力的計算,關鍵是知道汽車勻速行駛時處于平衡狀態(tài),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通過實驗證實了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我市某校學生在實驗室驗證奧斯特實驗,當水平導線中通有如圖所示的電流時,小磁針將偏轉(zhuǎn)(選填“偏轉(zhuǎn)”或“不偏轉(zhuǎn)”);要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應使通電導線沿南北(選填“東西”或“南北”)方向放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實驗桌上有兩個完全相同的燒瓶,燒瓶內(nèi)裝有質(zhì)量和初溫都相同的煤油,兩個燒瓶內(nèi)分別裝有阻值不同的電阻絲R1和R2,兩個完全相同的溫度計,滿足實驗要求的電源和開關各一個,導線若干.小陽利用以上器材探究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將相關實驗器材接成圖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一段時間,兩個同學同時觀察兩只溫度計的示數(shù).
(1)該實驗探究的是電流通過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與電阻的大小是否有關;
(2)在此實驗中,溫度計示數(shù)的變化反映了電流通過電阻絲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
(3)此實驗器材中沒有測量時間的工具,他是通過操作開關來確保通電時間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我們可以利用礦泉水瓶做小實驗來說明一些物理知識.
①雙手擠壓空礦泉水瓶可以使瓶子變形,如果施加的力增大,瓶子變形程度就加大,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關;
②空礦泉水瓶側壁不同高度的地方鉆出上、下兩個小孔,往里面倒?jié)M水,可以觀察到水從兩個小孔流了出來,其中下孔流出的水噴得最急,這表明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③往空礦泉水瓶內(nèi)注入少量的熱水,搖晃后倒掉并立即蓋緊瓶蓋,過一會兒發(fā)現(xiàn)瓶子慢慢向內(nèi)凹陷,這說明大氣壓是存在的.
④將空礦泉水瓶放倒在水平桌面上,用力向它的側面吹氣它會滾動,但用同樣的力向它的底部吹氣它卻不容易滑動,這表明在壓力相同的條件下滾動摩擦比滑動摩擦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跳臺滑雪運動員由高處急速滑下,從跳臺躍向空中(如圖所示).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
A.運動員由高處急速滑下時受力平衡
B.運動員離開跳臺仍然能向前飛行.是因為受到慣性作用
C.運動員的滑雪板長且寬,是為了站在雪地時能減小對雪地的壓強
D.圖中在空中的運動員沒有受任何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在如圖a所示的裝置中,物體甲重100N,滑輪重40N,物體乙是邊長為0.2m的實心正方體,輕質(zhì)桿AB可以繞O點轉(zhuǎn)動,且OA:OB=3:5,當輕質(zhì)桿AB在水平位置時,整個裝置處于平衡狀態(tài),此時地面對人的支持力為500N,地面對物體乙的支持力為240N,若用物體丙替換物體甲,并在物體乙的下方連接一個彈簧,如圖b所示,當輕質(zhì)桿AB在水平位置時,整個裝置仍處于平衡狀態(tài),彈簧對物體乙的作用力為610N,已知人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時,腳底與地面的總接觸面積為0.05m2,不計繩重和摩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重500N
B.圖a中乙物體對地面的壓強為15250Pa
C.丙物體重163N
D.圖b中人對地面的壓強為490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8.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塊顏色特別的石塊,他想通過實驗測出這塊石塊的密度.采取了如下的實驗操作:

A、將礦石用塑料繩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記下總的體積.
B、直接調(diào)節(jié)橫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將礦石放在左盤中,砝碼放在右盤中并移動游碼直至橫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記下水的體積.
(1)操作中有一錯誤請指出序號并加以改正:B、將游碼移到標尺左端的零刻度線,調(diào)節(jié)橫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橫梁平衡.
(2)改正后,正確的實驗操作順序是CBDEA(只填標號)
(3)調(diào)節(jié)天平橫梁平衡時,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在分度盤上的位置如圖甲所示,此時應將平衡螺母向右 (選填“左”或“右”)移動.
(4)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測石塊的質(zhì)量,發(fā)現(xiàn)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石塊的質(zhì)量是24g.再用量筒測出石塊的體積如圖丙所示,則石塊的密度是2.4×103 kg/m3
(5)分析上述實驗操作過程,發(fā)現(xiàn)會導致測量的密度值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小青同學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將重為720N的物體勻速提升了0.5m,此過程中滑輪組機械效率為80%,不考慮繩重及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繩端的拉力為450N
B.動滑輪的重力為180N
C.拉力所做的功為450J
D.改變物體重力,該滑輪組機械效率仍為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4.小雷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來探究“燈泡的亮暗程度與什么因素有關”,已知燈泡的額定電壓是2.5V.
(1)小雷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燈L幾乎不發(fā)光,移動滑片P也不能改變燈的亮度.原因是滑動變阻器同時接下面兩個接線柱.
(2)小雷排除故障后,繼續(xù)進行實驗:閉合開關,移動滑片,使燈L發(fā)光,測出燈L的相關物理量,記錄和計算結果如下表,請將記錄數(shù)據(jù)時遺漏的信息點填入表格的空格處.
次數(shù)電壓/V電流/I實際功率/W電阻/Ω
11.60.200.328.00
22.50.240.6010.42
32.80.260.7310.77
(3)由表格數(shù)據(jù)獲知,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是0.6W.
(4)小雷注意到燈L的亮度變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結合表中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燈泡的實際功率越大,燈泡越亮.
(5)小雷認為“用上表中燈L的3次電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電阻更準確.“這種做法錯誤的原因是忽略了溫度對小燈電阻的影響.
(6)小雷認為該電路圖還可以用來研究導體中的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其他同學認為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他們的理由是不能控制電阻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