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1)對由一個動滑輪和一個定滑輪組成的滑輪組,可繞線的方法有兩股和三股兩種,兩種方法都達(dá)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繞線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兩股繞線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根據(jù)題意工人站在地面上可知拉力方向向下,是有兩股繞線的這種方法.滑輪組繞線如圖所示:
(2)由圖可知:在不計繩重及摩擦的情況下,動滑輪和重物由兩股繩子承擔(dān),拉力就是滑輪組提升物體和動滑輪總重的二分之一.則:
人對繩子的拉力F=
(G
箱+G
動)=
(500N+80N)=290N
(3)在不計繩重及摩擦的情況下,提升過程的有用功W
有=Gh=500N×5m=2500J;
(4)機(jī)械效率η=
×100%=
×100%=
×100%≈86.2%.
答:(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過程中,人對繩子的拉力為290N.
(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過程中,人做的有用功是2500J.
(4)滑輪組的機(jī)械效率為86.2%.
分析:(1)滑輪組繩子的繞法有兩種:
一是繩子先系在定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然后再繞過下面的動滑輪再向上繞到定滑輪上,依次反復(fù)繞,這種繞法有偶數(shù)段繩子承擔(dān)物重;
二是繩子先系在動滑輪的固定掛鉤上,然后再繞過上面的定滑輪再向下,依次反復(fù)繞,這種繞法有奇數(shù)段繩子承擔(dān)物重.
(2)在不計滑輪自重及摩擦的情況下,動滑輪由幾股繩子承擔(dān),拉力就是滑輪組提升物重的幾分之一.繩子移動的距離就是重物升高高度的幾倍.
(3)直接根據(jù)W=Gh即可求出有用功;
(4)不計繩重及摩擦的情況下,利用機(jī)械效率公式計算.
點(diǎn)評:此題主要考查滑輪組承擔(dān)物重繩子股數(shù),滑輪組的繞線方法不同,拉力的方向不同,達(dá)到省力程度也不同,繩子股數(shù)越多越省力.在不計繩重及摩擦的情況下,產(chǎn)生額外功的是克服定滑輪的重力而做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