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塊由靜止沿光滑斜面下滑,如圖所示。AB、BC為相同的時間內滑過的路程。請完成下列問題:

(1)物塊在AB段運動的速度______BC段運動的速度;(選填“大于”或“小于”)

(2)物塊在_______點重力勢能最大;(選填“A”、“B”或“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九年級物理 第十四章 第二節(jié) 讓電燈發(fā)光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的四個電路中,與實物圖相對應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8年北京市懷柔區(qū)中考物理一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力做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把米袋從地面上提起來,提力對米袋沒有做功

B. 用水平力推著自行車前進,推力對自行車做了功

C. 茶杯靜止在水平桌面上,支持力對茶杯做了功

D. 掛鉤上的衣服靜止時,拉力對衣服做了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2018學年滬科版九年級物理 第十二章 第一節(jié) 溫度與溫度計 同步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數(shù)據(jù)最符合實際的是

A. 一瓶標有“550ml”未開封的礦泉水,其中水的質量約為1kg

B. 溫水的溫度為40℃

C. 家用轎車發(fā)動機的最大功率0.1kW

D. 北京二環(huán)路全長約為2.8k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房山區(qū)2017-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二模物理試卷 題型:實驗題

實驗桌上有如下器材:溢水杯、小燒杯、量筒各一個,一個已經(jīng)調零的彈簧測力計、一個大燒杯裝有足量的水、6個體積不同的金屬鋁塊、足夠多的細線。請利用上述器材,設計一個實驗證明:“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物體排開水的體積成正比”。

(1)寫出本實驗的自變量;

(2)寫出實驗步驟;

(3)畫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房山區(qū)2017-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二模物理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列問題中,屬于可探究的科學問題是

A. 電能生磁,磁能生電嗎?

B. 電流通過導體產(chǎn)生的熱量與電流的大小有關嗎?

C. 電磁鐵磁性強弱與電流大小有關嗎?

D. 電阻兩端電壓越大,該電阻的電功率越大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北京市房山區(qū)2017-2018學年度第二學期九年級二模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的實驗中,說明電動機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4.2 平面鏡成像 同步測試卷 題型:實驗題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 A、B 豎立于玻璃板兩側的直尺上,以 A 蠟燭為成像物體.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的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 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能使我們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很方便地確定_____.

(2)實驗時,將點燃的蠟燭A放在玻璃板前,眼睛應該在玻璃板_____(選填“前”或“后”)觀察.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重合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小_____;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_____.

(3)如果無論怎樣在桌面上移動蠟燭B,都無法使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出現(xiàn)這種情 況的原因可能是_____.

(4)移去蠟燭B,將一張白卡片豎直放在蠟燭B所在的位置,直接觀察白卡片,觀察白卡 片上沒有蠟燭A的像,說明蠟燭A經(jīng)平面鏡所成的是_____像.

(5)為證實上述有關成像特點是否可靠,你認為應采取下列哪一項操作?_____

A.保持A、B兩支蠟燭的位置不變,多次改變玻璃板的位置進行觀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上冊物理 6.1力 同步測試 題型:單選題

在太空失重狀態(tài)下,給單擺小球施加一個力,小球將做圓周運動,對于這一現(xiàn)象,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 說明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B. 小球做圓周運動時,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C. 當小球離開手指以后,手指對小球施加的力繼續(xù)對小球做功

D. 小球在轉動的過程中只受到繩子對它的拉力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