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橡膠棒與毛皮摩擦,橡膠棒由于得到電子而帶負電,它能吸引小紙屑說明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把帶負電的橡膠棒靠近與作業(yè)紙摩擦過的塑料吸管,發(fā)現(xiàn)吸管被推開,說明吸管帶負電.

分析 ①不同的物質(zhì)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的本領有強有弱,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本領強的奪得電子,因多余電子帶負電,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本領弱的失去電子,因缺少電子帶正電.摩擦起電的實質(zhì)不是創(chuàng)造了電,而是電子的轉(zhuǎn)移.
②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帶電體可以吸引輕小物體.

解答 解:①用毛皮摩擦橡膠棒,橡膠棒的原子核束縛核外電子本領強的奪得電子,因多余電子帶負電,它能吸引小紙屑說明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zhì).
②帶負電的橡膠棒靠近吸管,吸管被推開,說明兩者是相互排斥的,所以帶的是同種電荷,所以吸管也是帶負電的.
故答案為:得到;負;吸引輕小物體;負.

點評 了解摩擦起電的實質(zhì),如果兩個物體相互吸引的話.還要考慮帶電體會吸引不帶電的輕小物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所示,當開關S斷開和閉合時,電流表示數(shù)比是1:4,則電阻R1和R2之比是(  )
A.1:4B.4:1C.3:1D.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遼寧艦”服役,圓了中國航母夢.如圖為航母上簡化的蒸汽彈射裝置,能帶動艦載機在兩秒鐘內(nèi)達到起飛速度.
(1)牽引索與蒸汽活塞連接的兩個滑輪為定滑輪(選填“定滑輪”或“動滑輪”).
(2)氣缸內(nèi)蒸汽體積膨脹,對外做功,內(nèi)能減小,同時推動活塞,使艦載機獲得巨大的牽引力.
(3)“殲15”是我國自主研制的新一代艦載機,具有卓越的機動性能,當它在航母上加速向上沖的過程中,重力勢能增大.(選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裝置是(  )
A.電流表B.驗電器C.電能表D.電壓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如圖所示,把一個正在響鈴的鬧鐘懸吊在密封的玻璃罩內(nèi),然后用抽氣機把玻璃罩內(nèi)的空氣慢慢抽出,我們聽到聲音的變化情況是:聲音越來越小,最后聽不到聲音;再讓空氣逐漸進入玻璃罩內(nèi),聲音的變化情況是:聲音越來越大.據(jù)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甲是呼氣式酒精測試儀的電路原理圖,R1為氣敏電阻,它的阻值隨酒精氣體濃度的變化曲線如圖乙,R2為定值電阻,電源電壓保持不變.檢測時,駕駛員呼出的酒精氣體濃度越大,則(  )
A.測試儀中電壓表的示數(shù)不變B.測試儀中電流表的示數(shù)越小
C.電路消耗的總功率越大D.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shù)的比值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在“探究物質(zhì)的吸熱能力”的實驗中:
(1)小芳使用的熱源為電加熱器而不用酒精燈,這是因為在相同時間內(nèi)對外供熱相同;
(2)所需的器材有:電加熱器、電源、溫度計、天平、停表、水和煤油;
(3)實驗中得到如下一組數(shù)據(jù):
燒杯號液體質(zhì)量m/g初溫t1/℃末溫t2/℃加熱時間t/min
1300203012.3
212020306.2
3煤油30020306.1
4煤油30020253.1
①分析比較1、2號燒杯的實驗記錄,得出的初步結論:同種物質(zhì)在質(zhì)量相等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溫度變化量有關;
②分析比較3、4號燒杯的實驗記錄,得出的初步結論:質(zhì)量相等的同種物質(zhì),升高不同的溫度,吸收的熱量不同;
③要分析物質(zhì)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zhì)種類的關系,應該分析比較1、3號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做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前10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30m,休息了5s,又在5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20m,則前10s的平均速度為3m/s,在整個過程的平均速度為9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回顧實驗和探究:
(1)探究改變物體內(nèi)能的方法.
過程將空氣壓燃儀(如圖)的活塞迅速壓下?lián)簦吹矫藁ㄈ紵?br />此過程中,機械能轉(zhuǎn)化為內(nèi)能.
結論上述過程說明:通過對物體做功,能夠改變物體的內(nèi)能.
(2)不同物質(zhì)吸熱本領是否相同.
裝置圖
器材鐵架臺、酒精燈、石棉網(wǎng)、燒杯、溫度計各兩個、等量水和煤油.
實驗步驟兩只燒杯中盛有等質(zhì)量的水和煤油,用同樣的酒精燈加熱. 使水和煤油都升高10℃,記錄加熱時間.
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使水和煤油都升高10℃,我們發(fā)現(xiàn)水加熱的時間長.
得出的結論上述現(xiàn)象表明相同相等的不同物質(zhì)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的熱量一般
是不同的,為了表示物質(zhì)的這種性質(zhì),物理學中引入了比熱容這個物理量.
研究方法實驗中通過加熱時間反映吸受熱量的多少,這種研究方法是轉(zhuǎn)換法.
圖象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的溫度隨加熱時間變化
的圖象如圖所示,則B表示水的變化情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