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探究一般包括“提出問題”、“猜想假設”、“設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論證”、“評估交流”等幾個環(huán)節(jié)。在進行積木搭建的活動中,一位同學發(fā)現(xiàn)積木的體積越大,質(zhì)量越大,于是他認為:積木的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并利用天平和刻度尺進行相關測量。對于“他認為:積木的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边@一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哪一個環(huán)節(jié)

A.猜想假設 B.設計實驗 C.進行實驗 D.分析論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徐州邳州市初三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在(1)定滑輪,(2)動滑輪,(3)電工使用鉗子,(4)修理用的扳手,(5)理發(fā)剪刀,(6)縫紉機的踏腳板,(7)瓶蓋起子,(8)天平等簡單機械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有 ;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屬于等臂杠桿的是 (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省成都市初三第二次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內(nèi)燃機的一個工作循環(huán)有四個沖程,圖中表示的是其中的 沖程;它將 能轉(zhuǎn)化成 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6屆江西臨川一中初三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提出問題】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及導體電阻的大小有什么關系?

【猜 想】①導體的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成正比。②導體的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平方成正比。③導體兩端的電壓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實驗器材】電源(電壓恒為4.5 V),電流表、電壓表各一只,開關一個,三個定值電阻(5 Ω、10 Ω、15 Ω),兩只滑動變阻器(20 Ω 2 A、50 Ω 1 A),導線若干。

【實驗過程】

(1)根據(jù)圖所示實物圖在虛線框內(nèi)畫出電路圖。

(2)小明按圖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發(fā)現(xiàn)電流表有示數(shù),電壓表指針超過量程。小明操作中的錯誤是 。

(3)小明改正錯誤后繼續(xù)實驗,通過改變定值電阻R兩端的電壓,測得電流、電壓的值如表一。分析數(shù)據(jù)可得出猜想 是正確的。

(4)小紅在探究猜想③時,先將5 Ω的電阻連入電路中,閉合開關,移動滑片,使與電阻并聯(lián)的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5 V,并記下電流值;再分別改接10 Ω、15 Ω的電阻,重復上述實驗,得到了表二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猜想③是正確的。實驗中,小紅多次移動變阻器滑片的目的是 。

(5)小華在探究猜想③時,重新設計了電路,保持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3 V,得到了與表二相同的數(shù)據(jù),也完成了實驗探究。小華與小紅的實驗相比不同之處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四川仁壽縣文宮學區(qū)初二上期半期檢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在探究音調(diào)與響度有什么關系時,做了以下實驗:

(1)如圖甲所示,用硬紙片在鋼鋸齒上滑動,滑動速度越大,硬紙片振動的頻率越______,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調(diào)越__________,這說明音調(diào)是由___________決定的。

(2)如圖乙所示,用一只手將鋸條壓在桌沿上,用另一只手輕撥鋸條一端,聽其響度;再用力撥鋸條,這是鋸條的振幅___________,聽其響度___________,這說明響度與_______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無錫東林中學初二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若圖中貓的頭部位置保持不變,把鏡子沿MN截成兩半,其中的一半平行后移一段距離,則貓的頭部通過左、右兩半面鏡子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無錫北塘區(qū)初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煙花爆竹爆炸時,會引起周圍空氣的 而產(chǎn)生噪聲;晚上從遠處看煙花,總是先看到亮光后聽到聲音,說明在空氣中光速 聲速(選填“大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重慶第一中學初二上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如圖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情景:豎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與玻璃板垂直;兩支相同的蠟燭A、B豎立于玻璃板兩側(cè)的直尺上,以A蠟燭為成像物體。

(1)為便于觀察,該實驗最好在_____________環(huán)境中進行(選填“較明亮”或“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如平面鏡清晰,但卻能在觀察到A蠟燭像的同時,也能觀察到______________,巧妙地解決了確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問題。

(2)點燃A蠟燭,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_________(選填“前”或“后”)側(cè)觀察,小心地移動B蠟燭,直到與A蠟燭的像重合為止,這時發(fā)現(xiàn)像與物的大小___________,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____________(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進一步觀察A、B兩支蠟燭在直尺上的位置發(fā)現(xiàn),像和物的連線與玻璃板___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離___________。

(3)接下來的步驟是:保持玻璃板位置不變,多次改變A蠟燭的位置,進行與上述(2)相同的操作,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過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同學們認識到了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糾正了生活中的錯誤認識,那就是像的大小只由___________的大小決定。某小組發(fā)現(xiàn),雖然蠟燭A、B相同,但B與A的像不重合,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2016學年甘肅敦煌初二上學期期中考試物理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取質(zhì)量相同的甲、乙、丙三種液體,分別放入完全相同的燒杯中,液面如圖所示,三種液體的關系是( )

A.ρ甲>ρ乙>ρ丙 B.ρ丙>ρ甲>ρ乙

C.ρ乙>ρ甲>ρ丙 D.ρ丙>ρ乙>ρ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