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人之所以可以浮在“死�!彼嫔闲菹�,是因為 ,人受到的浮力大.假如某一天地球?qū)λ形矬w的引力明顯增大,此人 漂浮在水面上.(填“能”或“不能”)
試題分析:人在水中和在“死�!崩�,因為人的重力不變,人可以浮在“死�!彼嫔希砰_的“死�!彼捏w積小,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可知:海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人可以浮在“死�!彼嫔闲菹ⅲ�
假如某一天地球?qū)λ形矬w的引力明顯增大,則g增大,根據(jù)公式G=mg,重力增大,
因為人在水中漂浮,則F浮=G,即ρ液gv排=mg,
則g約掉后,m、ρ不變,所以v排不變,人仍能浮在海中看書.
考點: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yīng)用
點評:題考查阿基米德原理的應(yīng)用,要注意質(zhì)量和重力的區(qū)別,當引力變化時,浮力和重力都變化,但是v排不變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將規(guī)格都是“220V 100W”的一臺電風扇、一臺電視機和一把電烙鐵分別接入家庭電路中,通電時間相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三個用電器產(chǎn)生的熱量一樣多 B.電風扇產(chǎn)生的熱量最多
C.電視機產(chǎn)生的熱量最多 D.電烙鐵產(chǎn)生的熱量最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將小鐵塊和小木塊放入一盆水中.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木塊浮在水面上,鐵塊沉入水底,就此現(xiàn)象,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木塊受到浮力,鐵塊不受浮力
B.鐵塊沉入水底,所受浮力一定小于自身的重力
C.木塊受到的浮力一定大于鐵塊所受的浮力
D.木塊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普通潛水艇從海面下潛但未全部沒入海水的過程中,它所受的浮力逐漸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若潛水艇懸浮在海水中,當用壓縮空氣把水艙中的海水排出一部分時,潛水艇將 (選填“上浮”或“下沉”);在露出海面之前,潛水艇所受的浮力將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甲乙兩位同學(xué)分別對“物體的浮沉條件”進行了探究.
(1)甲同學(xué)的探究方案
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量程0~5N,分度值0.2N)、天平(帶砝碼盒)、量筒及水、蠟塊(10g左右)
探究問題:蠟塊的上浮條件.
實驗過程:
①首先測量蠟塊的重力:方案一是用彈簧測力計直接測出蠟塊的重力;方案二是用天平測出蠟塊的質(zhì)量,再求出重力.
你支持方案 ,理由是 .
②測量蠟塊受到的浮力:量筒中放入適量的水,把蠟塊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時,測出蠟塊排開水的體積,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認為上述操作存在的問題是
.
③通過比較蠟塊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體上浮的條件.
(2)乙同學(xué)的探究方案
實驗器材:裝有水的大燒杯、蠟塊、鐵釘(見圖).
探究問題:蠟塊的下沉條件.
實驗過程:把蠟塊浸沒在水中,松手后,發(fā)現(xiàn)
蠟塊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為了使浸沒在水中的蠟塊會下沉,設(shè)計了兩種實驗方案.
方案一:將一根鐵釘全部插入蠟塊中,然后將蠟塊浸沒在水中松手,發(fā)現(xiàn)蠟塊沉入水底.
方案二:用同樣的鐵釘,但只將其部分插入蠟塊中,將蠟塊浸沒在水中松手,發(fā)現(xiàn)蠟塊也沉入水底.
①從物體受力的角度看,在蠟塊中插入鐵釘是為了改變 的大小.
②能夠得到的實驗結(jié)論是: .
③雖然兩種方案的實驗結(jié)果基本一致,但老師認為方案一更科學(xué).你認為老師這樣評價的主要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將一個質(zhì)量為110g的不規(guī)則實心物體輕放入盛滿純水的杯中,物體沉入底部,排出1N的水,若向杯中加入鹽并攪拌,直到物體懸浮為止。
求:(1)物體在純水中的浮力:(2)物體的體積:(3)物體懸浮時鹽水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某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xué)在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將質(zhì)量為90g的物體放入盛滿水的盆中,發(fā)現(xiàn)有80g水溢出。則( )
A.物塊會沉入水底 B.物塊會懸浮在水中
C.物塊會漂浮在水面上 D.不能據(jù)此判斷出物塊的沉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