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如圖甲所示的電路中,電源電壓不變,R0為定值電阻,R為電阻箱。閉合開關S后,調節(jié)電阻箱R的阻值,得到電壓表示數U與電阻箱阻值R的變化關系如圖乙所示,則可求出電源電壓為________V,R0的阻值為_______ Ω。

12 10 【解析】試題分析:由電路圖可知,電阻箱與定值電阻串聯,電壓表測量電阻箱兩端電壓;根據R-U圖象可知,當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電阻為10Ω,對應的電壓表示數為6V時, 因此此時電路中的電流:I1=U1/R1=6V/10Ω=0.6A; 則根據串聯電路的電壓特點可知:U=I1R0+U1 ① 當電阻箱接入電路的電阻為20Ω,對應的電壓表示數為8V時, 因此此時電路中的電...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河北省滄州市滄縣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閉合開關后兩燈均能發(fā)光,則( )

A. 甲為電流表,乙為電壓表 B. 甲為電壓表,乙為電流表

C. 甲、乙都為電流表 D. 甲、乙都為電壓表

B 【解析】由圖可知,乙表與電源串接在一起,所以乙表一定是電流表,AD錯誤. 甲表與左邊的燈泡并聯,如果甲為電流表將斷路左邊的燈泡,故甲表為電壓表,B正確C錯誤. 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貴州省黔南州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童童觀察水壺燒開水時發(fā)現:壺里的水燒開以后,壺嘴上方冒出一團團“白氣”,這“白氣”實質上是一些____。小明仔細觀察又發(fā)現:“白氣”從噴出到消逝要經歷三個物理過程:①靠近壺嘴的地方,我們什么也看不見,這是因為壺內水沸騰時產生了大量的水蒸氣,在壺嘴附近由于溫度比較____,仍然保持____狀態(tài):②水蒸氣離開壺嘴一段距離以后,由于發(fā)生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下同)現象,形成“白氣”;③“白氣”進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氣中,發(fā)生____現象,我們又什么也看不見了。

小水珠 高 氣體 液化 汽化 【解析】壺嘴上方冒出一團團“白氣”,這“白氣”實質上是壺嘴噴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液滴;①高溫的水蒸氣在遇冷時才發(fā)生液化現象,而在靠近壺嘴的地方,溫度高,水蒸氣不會液化,仍是無色的水蒸氣,故我們什么也看不見;②水蒸氣離開壺嘴一段距離以后,由于遇冷而發(fā)生液化,形成“白氣”;③“白氣”再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氣中后,小液滴又會發(fā)生汽化,形成水蒸氣散在空氣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貴州省黔南州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聯考物理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以下哪個是產生誤差的原因

A. 觀察刻度尺時,視線沒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

B. 讀數時,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數值估計不準確

C. 刻度尺沒有跟課本的長邊平行

D. 刻度尺的刻度線沒有緊貼課本

B 【解析】當觀察刻度尺時,若視線沒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則讀數時會產生錯誤,而不是誤差,故A不符合題意;讀數時,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數值估計不準確,這是產生的誤差,故B符合題意;刻度尺沒有跟課本的長邊平行,會產生測量結果的錯誤,故C不符合題意;刻度尺的刻度線沒有緊貼課本,會產生測量結果的錯誤,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中考導學(遵義)物理模擬試卷3 題型:實驗題

如圖甲所示是某實驗小組在“測量小燈泡的電阻”實驗中設計的電路圖,所用小燈泡標有“2.5 V”字樣。

(1)該組同學連接好電路的最后一根導線時,小燈泡立刻發(fā)出微弱的光亮。導致上述現象的不規(guī)范操作是連接電路時開關未__________。

(2)若某次測量時電壓表的示數為2 V,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燈泡的電阻為_______ Ω;接著用這個電路測小燈泡正常工作(小燈泡兩端電壓為2.5 V)時的電阻,滑片應向_________(選填“左”或“右”)移動。

斷開 10 左 【解析】(1)連接電路時,若開關沒有斷開,則連接好電路的最后一根導線時,小燈泡會立刻發(fā)光。所以導致上述現象的不規(guī)范操作是連接電路時開關未斷開。 (2)若某次測量時電壓表的示數為2 V,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使用小量程,分度值為0.02A,讀數即電流為0.2A; 此時燈泡的電阻為: ; 因為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阻成正比,所以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時,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7屆中考導學(遵義)物理模擬試卷3 題型:單選題

電工師傅常用一只標有“220 V 40 W”的燈泡L0(檢驗燈泡)放在如圖位置來檢查新安裝的照明電路中每個支路的情況。當只閉合S、S1時L0不亮;當只閉合S、S2時,L0和L2都呈暗紅色;當只閉合S、S3時,L0正常發(fā)光。由此可以判斷( C )

A. L1所在的支路短路 B. L2所在的支路斷路

C. L3所在的支路短路 D. 各支路均完好

C 【解析】分析電路圖,當閉合S和仍一支路的開關時,燈泡L0和該支路燈泡串聯,所以如果燈不亮,表明支路存在斷路;如果兩燈呈暗紅色,表明支路下沉正常;如果L0正常發(fā)光,說明兩端電壓為220V左右,即該支路存在短路。 故 L1所在的支路存在斷路故障; L2所在的支路正常; L3所在的支路短路。 故C符合題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廣東省中山市教育聯合體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3月聯考質量檢測物理試卷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面的短文,回答問題.

光電效應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而神奇的現象.光電現象由德國物理學家赫茲于1887年發(fā)現,而正確的解釋為愛因斯坦所提出.光電效應分為光電子發(fā)射、光電導效應和阻擋層光電效應,又稱光生伏特效應.前一種現象發(fā)生在物體表面,又稱外光電效應.后兩種現象發(fā)生在物體內部,稱為內光電效應.外光電效應是指被光激發(fā)產生的電子逸出物質表面的現象.只有入射光的頻率高于一定值時,才能激發(fā)電子逸出物質表面.內光電效應是指被光激發(fā)所產生的電荷仍在物質內部運動,但使物質的導電能力發(fā)生變化或在物體兩端產生電壓的現象.

光敏電阻器是利用半導體的光電效應制成的一種電阻值隨入射光的強弱而改變的電阻器;光敏電阻可應用在各種自動控制裝置和光檢測設備中,如生產線上的自動送料、自動門裝置、航標燈、路燈、應急自動照明、自動給水停水裝置等方面.

利用太陽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轉換,就是利用光伏效應,使太陽光射到硅材料上產生電流直接發(fā)電.光伏產業(yè)正日益成為國際上繼IT、微電子產業(yè)之后又一爆炸式發(fā)展的行業(yè).

(1)外光電效應會從物質中激發(fā)出帶__________(選填“正電”或“負電”)的粒子.

(2)如圖是電磁波波譜圖.如果藍光照射到某金屬表面能產生外光電效應,則下列光照射該金屬也一定能產生外光電效應是__________.

A.紅光,紅外線 B.紅外線,紫外線 C.紫光,紫外線 D.黃光,紫光

(3)太陽能電池是依據__________(選填“內”或“外”)光電效應工作的.

(4)現在樓道內一般不再使用聲控開關,而用紅外感應開關替代.白天光控開關斷開,夜晚光線暗時,光控開關閉合;當有人進入樓道內時,紅外感應開關閉合,沒人時紅外感應開關斷開.下列關于樓道內路燈電路設計合理的是__________(光控開關用光表示,紅外感應開關用紅表示).

(5)公共場所嚴禁吸煙,小明設計了一種簡易煙霧報警控制器如圖所示,電路中R0為定值電阻,R為光敏電阻,其阻值隨光照的增強而減小,煙霧增大到一定程度使電壓表V的指針偏轉到某區(qū)域時觸發(fā)報警系統(tǒng)。S閉合后,當有煙霧遮擋射向R的激光時,電壓表V的示數將______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為了使控制器在煙霧較淡時就觸發(fā)報警器,可以__________ (填“增大”或“減小”)R0的阻值。

負電 C 內 A 增大 減小 【解析】(1)被光激發(fā)產生的電子即帶負電的粒子逸出物質表面的現象稱為外光電效應; (2)由電磁波譜可知,紅外線、紅光、黃光、藍光、紫光、紫外線的波長依次減小,由c=λf的變形式f=cλ可知,紅外線、紅光、黃光、藍光、紫光、紫外線的頻率依次增大,因只有入射光的頻率高于一定值時,才能激發(fā)電子逸出物質表面,所以,藍光照射到某金屬表面能產生外光電效應,則紫光和紫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廣東省中山市教育聯合體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3月聯考質量檢測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共享單車”普及后,波波由原來開汽車上班改成騎“共享單車”上班,“共享單車”具有GPS定位功能,方便人們用手機尋找到附近“共享單車”的具體位置,它的前貨倉底板是一個太陽能電池板,為GPS功能供電。太陽能電池板工作時,把太陽能轉化為__________能。GPS衛(wèi)星定位工作是靠______來傳遞信號的。太陽能是一種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電 電磁波 可再生 【解析】(1)太陽能電池板能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GPS工作是靠電磁波來實現定位的;太陽能可以從自然界源源不斷得到,屬于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九年級物理全冊 第12章 溫度與物態(tài)變化 第5節(jié) 全球變暖與水資源危機練習題 題型:單選題

下列環(huán)境問題與CO2 排放有關的是()

A. 赤潮 B. 白色污染

C. 臭氧空洞 D. 全球氣候變暖

D 【解析】A. 赤潮是由于海水中營養(yǎng)物質過剩造成的,A錯誤. B. 白色污染是由于固體廢棄物造成的,B錯誤. C. 臭氧空洞是由于氟利昂燈物質的排放造成的,C錯誤. D. 全球氣候變暖與CO2 排放有關,D正確. 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