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小明同學重600牛,走路時對地面的壓強為2×104帕,當他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為1×104帕;若他的書包重60牛,背著書包走路時,他對地面的壓力為660牛,地面所受的壓強比不背書包走路時變化了2×103帕.

分析 (1)小明走路時和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行走時受力面積等于一只腳的面積,利用p=$\frac{F}{S}$分析他雙腳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
(2)背著書包走路時,壓力等于人和書包的總重力,行走時受力面積等于一只腳的面積,再根據(jù)壓強公式求出他行走時對水平的面的壓強.然后可知變化了的壓強.

解答 解:(1)已知p1=走路時對地面的壓強為p1=2×104Pa,
他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時,對地面的壓力:
F1=G=mg=600N,
當他雙腳站立時,受力面積等于兩只腳的面積,
由p=$\frac{F}{S}$可知,此時對地面的壓強為
對地面的壓強p2=$\frac{1}{2}$p1=$\frac{1}{2}$×2×104Pa=1×104Pa,
(2)p=$\frac{F}{S}$可知,一只腳的面積S=$\frac{{F}_{1}}{{p}_{1}}$=$\frac{600N}{2×1{0}^{4}Pa}$=3×10-2m2,
他背著60N的書包行走,對地面的壓力:
F2=G=600N+60N=660N,
對地面的壓強:
p2=$\frac{{F}_{2}}{S}$=$\frac{660N}{3×1{0}^{-2}{m}^{2}}$=2.2×104Pa.
變化的壓強△p=p2-p1=2.2×104Pa-2×104Pa=2×103Pa,
故答案為:1×104;660;2×103

點評 本題考查了求壓強問題,熟練應用壓強公式即可正確解題;解題時要注意,雙腳站立,他與地面的接觸面積是每只腳接觸面積的兩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自然現(xiàn)象的形成過程中,需要吸熱的是( 。
A.
   春天的冰雪消融
B.
     夏天的露水
C.
    秋天的霧
D.
   冬天的霧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一輛轎車以25m/s的速度在高速公路勻速行駛,司機突然發(fā)現(xiàn)前面有緊急情況,經(jīng)過0.5s(反應時間)后開始踩剎車制動,又經(jīng)過2.5s滑行40m后車停止.如圖所示.求:

①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踩剎車的0.5s時間里,汽車運動了多少距離?
②汽車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完全停止的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通過的路程是多少?
③這段時間內(nèi)汽車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的電路,電阻R1:R2=2:3,閉合開關S,電流表A1與A2的示數(shù)之比為( 。
A.5:2B.5:3C.2:3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小明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時,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裝成滑輪組,不計繩重及輪、軸間摩擦.
(1)請在圖中畫出使用該滑輪組時,最省力的繞繩方式.
(2)用此滑輪組將重為120N的物體勻速提起時,繩子自由端拉力的功率為7.5W,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80%,求兩個動滑輪的總重和繩子自由端移動的速度.
(3)若用此滑輪組勻速提起150N的重物時,其機械效率變?yōu)槎嗌?(如除不盡,保留1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關于機械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靜止的物體才能選作參照物
B.運動快慢不變的物體,一定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C.宇宙間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
D.同一物體,選用不同的參照物,運動情況一定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在探究“影響電流熱效應的因素”實驗中:

(1)為了探究電流通過電阻產(chǎn)生的熱量與電流的關系,小明設計了甲圖裝置,在燒瓶內(nèi)安裝一根電阻絲,并插入一支溫度計,該實驗通過比較溫度計示數(shù)變化,來判斷相同時間內(nèi)不同電流產(chǎn)生的熱量多少.下面的探究實例中,也是采用這種研究方法的是A.
A.力是看不見的,可以通過力的作用效果認識它
B.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C.用總電阻表示同一段電路中串聯(lián)的兩個電阻
實驗中燒瓶內(nèi)液體小明選擇了煤油而不是水,這樣選擇的理由是煤油的比熱小,吸收相同的熱量,溫度變化比較大.
(2)小明先測量燒瓶內(nèi)液體的溫度后,閉合開關,通電30s再測量燒瓶內(nèi)液體的溫度,得到溫度的升高量填入表中;然后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改變電流大小,重復上述操作,獲得第二組數(shù)據(jù)(見表).
試驗次數(shù)電流/A通電時間/s電阻/Ω溫度升高量/℃
10.330101.5
20.630106.0
由此得出:同一導體,在通電時間相等時,電流越大,其產(chǎn)生的熱量越多.
(3)若要探究電流通過電阻產(chǎn)生熱量與電阻的關系,可選擇乙圖中B(選填“A”或“B”)燒瓶中的電阻與甲圖中的燒瓶電阻串聯(lián)(選填“串聯(lián)”或“并聯(lián)”).
(4)小明提議利用上述實驗裝置該做“比較水和煤油比熱容的大小”的實驗,則他應選擇乙圖中A(選填“A”或“B”)燒瓶與甲圖中的燒瓶并聯(lián),并將其中一燒瓶中的液體換成相同質(zhì)量的水.水和煤油吸熱的多少是通過加熱時間來反映的(選填“溫度計示數(shù)”或“加熱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只需改動一根線就能使電路正常,在要改動的線上打×,并畫出改動后的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要想實現(xiàn)“自制電磁鐵”吸引更多的大頭針,請你寫出兩條建議:通電線圈匝數(shù)不變,在保證電路安全的條件下,適當增加電池節(jié)數(shù);使電磁鐵中電流不變,適當增加通電線圈匝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