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在日常生活中的水平桌面上滑行的木塊,水平方向只受兩個力作用,這兩個力的三要素都相同(木塊可視為一個點),下列敘述正確的(  )
A.木塊的運動狀態(tài)一定改變B.木塊的機械能一定減小
C.木塊的機械能一定增加D.木塊保持原來的速度勻速直線運動

分析 兩個三要素相同的力,一定不是一對平衡力,因為平衡力的方向應該是相反的.物體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運動狀態(tài)也一定會發(fā)生改變;
滑行的木塊一定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它的方向是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反的.如果物體還受到的另一個力跟摩擦力方向相同,那也一定是阻礙物體運動的力.

解答 解:A、兩個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說明都朝向同一方向,那么,物體一定受到的是不平衡的力的作用,因此,運動狀態(tài)一定發(fā)生改變,故A正確;
C、木塊一定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而另一個力與它方向相同,因此,兩個力都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的.那么,物體的速度肯定會越來越小,機械能不可能增加,故C錯誤;
B、基于C的分析,物體的速度減小,動能減小,因此,機械能一定減小,故B正確;
D、從A的分析中可知,物體受到的是不平衡力的作用,因此,不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故D錯誤.
故選AB.

點評 此題中一定要特別注意“平衡力”與“三要素相同的兩個力”的區(qū)別,搞清它們的方向關系非常關鍵;
機械能包括動能與勢能,在勢能不變的情況下,動能的變化實際是就是機械能的變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的電路,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只閉合S1時,L2發(fā)光、L1不發(fā)光,A2測L2電流
B.只閉合S2時,L1發(fā)光、L2不發(fā)光,A1測L1電流
C.閉合S1、S2時,L1、L2并聯(lián),A2測L2電流
D.閉合S1、S2時,L1、L2串聯(lián),A1、A2示數(shù)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10.請畫出重20N物體A在斜面上所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今年西南大旱,當?shù)赜嘘P部門用飛機把干冰灑向天空,實施人工降雨,這里干冰升華,且吸收熱量來實現(xiàn)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4.為了推廣“低碳生活”我市大力推廣太陽能熱水器,小明家安裝一個容積為120升的太陽能熱水器.2010年6月1日這一天,太陽能熱水器里的水溫早晨是18℃,傍晚的水溫是48℃.
①水吸收了多少熱量?
②水吸收的熱量可供40W的照明節(jié)能燈工作多少小時?
③使用太陽能有什么好處?(談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微電子控制電熱水瓶的銘牌如表,由此可知,電熱水瓶最多能    裝水2.2kg;煮水6min,消耗的電能是0.07kWh.(1L=1dm3
型號碼 DSP-22C
電源 220V~/50HZ
消耗功率煮水時 700W
保溫時 30W
容量 2.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是宇航員駕車在月球上進行科學考察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登月車輪子很寬是為了減小壓力B.他駕駛的登月車是用汽油驅動的
C.他能聽到發(fā)動機的“隆隆”聲D.月球車相對地球是運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小寧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時,發(fā)現(xiàn)玻璃板成兩個像,老師告訴他:是玻璃板前后兩表面各成一個像所致.他猜想兩像間的距離與玻璃板的厚度是否有關?于是他找來三塊材料相同,厚度不同的玻璃分別進行實驗.如圖(a)所示,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方格紙A、B、C處,然后在玻璃板的后面用另一只未點燃的蠟燭找到像的位置,并用鉛筆記下A1、A2,B1、B2和C1、C2和所用玻璃板厚度;換用另外兩塊玻璃板,重復上面的實驗過程.三組實驗記錄進行分析:

(1)比較圖(b)或(c)或(d)中前反射面所成的像與物到前反射面的距離關系,可以初步得出:物體在前反射面中所成的像和物體到前反射面的距離相等.
(2)進一步分析比較圖(b)和(c)和(d)中同一支蠟燭形成的兩個像間的距離與玻璃板厚度的關系,可以初步得出:同一支蠟燭在同一厚度玻璃中所成的兩個像間的距離相等;同一支蠟燭在不同厚度玻璃中所成的兩個像間的距離不等,且玻璃越厚,像間的距離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民諺俗語中,其中與之對應的科學知識不吻合的是( 。
A.小小秤砣壓千斤--增大壓力
B.鏡中花,水中月--光的折射
C.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運動
D.一只巴掌拍不響--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