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甲、乙兩車通過路程之比為3:2,運動時間之比為2:1,則甲、乙兩車的速度之比是( 。
A.3:1B.5:3C.3:4D.4:3

分析 已知通過的路程之比和運動時間之比,根據(jù)公式v=$\frac{s}{t}$可求甲、乙兩車的速度之比.

解答 解:甲、乙兩車的速度之比:
$\frac{{v}_{甲}}{{v}_{乙}}$=$\frac{\frac{{s}_{甲}}{{t}_{甲}}}{\frac{{s}_{乙}}{{t}_{乙}}}$=$\frac{{s}_{甲}}{{s}_{乙}}$×$\frac{{t}_{乙}}{{t}_{甲}}$=$\frac{3}{2}$×$\frac{1}{2}$=$\frac{3}{4}$;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速度的計算,關(guān)鍵是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本題相對比較簡單,屬于基礎(ch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回顧探究和實驗
器材:兩個裝有相同煤油的燒瓶、溫度計、長度相同的銅絲和鎳鉻合金絲、電源、開關(guān)、電流表,滑動變阻器、導(dǎo)線
步驟:①用筆劃線代替導(dǎo)線,將電路連接完整
②把兩段電阻絲串聯(lián),是為了控制電流相同,通電一段時間后,可以通過觀察溫度計的示數(shù)來判斷電流通過導(dǎo)體產(chǎn)生熱量的多少.
③用滑動變阻器改變電路中的電流,使電路中的電流比剛才實驗時電流大,通電時間跟上次實驗相同,發(fā)現(xiàn)同一燒瓶的溫度升高的更多.
④還是在第一次實驗的基礎(chǔ)上,保持滑片的位置不變,但通電時間比上一次的長,觀察到同一燒瓶的溫度比第一次的高.
結(jié)論:最終可以得到焦耳定律的內(nèi)容:電流通過導(dǎo)體產(chǎn)生的熱量跟電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它的電阻成正比,跟通電時間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如圖所示,已知R1=2Ω,R2=6Ω,電壓表示數(shù)為3V,則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0.5A;電源電壓為4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有兩只燈泡L1“36V,18W”和L2“18V,18W”.在燈泡都安全的情況下,若串聯(lián)后只有一盞燈能正常發(fā)光,則電源電壓為45V;若并聯(lián)后只有一盞燈能正常發(fā)光,則干路中的電流為1.25A.L2正常發(fā)光55.6h將消耗1度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一盞小燈泡標有“3V 2W”的字樣,若將它接入9V的電源上仍能正常發(fā)光,應(yīng)給燈泡串聯(lián)一個9Ω的電阻,此時該電阻上消耗的電功率為4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蠟燭在燃燒過程中它的( 。
A.質(zhì)量不變 體積變小 密度變大B.質(zhì)量變小,體積變小 密度不變
C.質(zhì)量變小 體積不變密度不變D.質(zhì)量體積密度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1中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38.2℃,體溫計水銀液柱較細難以讀數(shù),因此體溫計做成外有凸起的弧形玻璃面,橫截面如圖2所示,看清體溫計中液柱的位置應(yīng)沿B方向觀察,此時B端相當于放大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放大鏡、照相機、投影儀的共同特點是都有凸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所示,為放在水平面上的一本字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放在桌子上的字典受到重力與字典對桌子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的力
B.字典對桌子的壓力與桌子對字典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C.根據(jù)牛頓第一定律,字典保持靜止狀態(tài),說明其不受力的作用
D.這本字典雖然靜止,但仍具有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