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4日下午,溫總理與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學的中學生一起上課、共慶教師節(jié),在總理周圍許多孩子都是“小眼鏡”.視力正常的人,物體經(jīng)晶狀體成像在視網(wǎng)膜上,對于近視眼而言


  1. A.
    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需配戴凸透鏡
  2. B.
    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前方,需配戴凹透鏡
  3. C.
    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后方,需配戴凸透鏡
  4. D.
    像落在視網(wǎng)膜的后方,需配戴凹透鏡
B
選B.近視眼是因為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成像于視網(wǎng)膜前,矯正方法是配戴凹透鏡,利用它能使光線發(fā)散的特點使像成在視網(wǎng)膜上.故選B.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09年全國中學生暨體育運動學校田徑錦標賽將于2009年7月16日-7月19日在南充高中舉行,這是南充迄今為止承辦的最高規(guī)格最大規(guī)模賽事,為了給學校和南充爭光,小明等幾個鉛球運動員討論怎樣才能把鉛球擲得更遠.
大家經(jīng)過討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鉛球擲得遠近,可能與擲出鉛球點的高度有關.
猜想2:鉛球擲得遠近,可能與擲出鉛球時的速度有關.
猜想3:鉛球擲得遠近,可能與擲出鉛球的角度(投擲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有關.
為了檢驗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們制作了一個小球彈射器,如圖所示.它能使小球以不同的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彈射方向?qū)λ椒较虻难鼋牵捎晒潭ㄔ阼F架臺上的量角器讀出.他們通過7次實驗得到下表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射出距離”指水平距離).
實驗序號 射出點高度 h/m 射出速度 v/(m?s-1 射出仰角? 射出距離 l/m
1 0.5 5 30° 2.9
2 0.5 10 30° 9.6
3 0.5 10 42° 10.7
4 0.5 10 50° 9.1
5 0.5 15 30° 20.7
6 1.0 10 42° 11.1
7 1.5 10 42° 11.5
請你根據(jù)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關證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1)為驗證猜想1,應選用序號為
3
3
、
6
6
7
7
的實驗數(shù)據(jù).因為
要研究與射出點高度的關系,應該保持射出速度、射出仰角相同
要研究與射出點高度的關系,應該保持射出速度、射出仰角相同

(2)為驗證猜想2,應選用序號為
1
1
、
2
2
、
5
5
的實驗數(shù)據(jù),因為
要研究與射出速度的關系,應該保持射出點的高度、射出仰角相同
要研究與射出速度的關系,應該保持射出點的高度、射出仰角相同

(3)為驗證猜想3,應選用序號為
2
2
、
3
3
、
4
4
的實驗數(shù)據(jù),因為
要研究與射出仰角的關系,應該保持射出點的高度、射出速度相同
要研究與射出仰角的關系,應該保持射出點的高度、射出速度相同

(4)通過上述實驗,你認為怎樣才能將鉛球擲得更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2009?江都市一模)2008年9月25日晚21:10,萬眾矚目的“神舟七號”飛船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升空.
(1)火箭點火后,發(fā)射臺附近產(chǎn)生了大量“白氣”,這是臺下倒流槽內(nèi)的水在火箭噴出來的高溫火焰下,先
汽化
汽化
成水蒸氣,然后
液化
液化
成小水珠.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2)為保證火箭安全,箭體上涂有一層特殊物質(zhì),在高溫下,
熔化
熔化
并且
汽化
汽化
(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這兩個過程都需要
吸熱
吸熱
(吸熱∕放熱),以防溫度過高.
(3)飛船進入外層空間,當“01號”航天員漫步太空時,他與其他航天員的交談必須借助無線電工具,這是因為
真空不能傳聲
真空不能傳聲
;看電視直播時,不少人事先并不知道出艙的人是誰,但當聽到:“神舟七號向祖國人民問好”的話音時,立刻興奮地高呼:“是翟志剛!”,這是根據(jù)
音色
音色
判斷的;當五星紅旗在太空“飄揚”時,陽光照射在紅旗表面上時反射了
光,使五星紅旗更加鮮艷;光線照射到翟志剛袖口上的小反光鏡(鏡面是平面),會發(fā)生
鏡面
鏡面
反射;航天服的左右兩袖上各有一塊大小不同的平面反光鏡,用它們分別觀察胸前儀表時,兩次成像的大小
相同
相同
(相同/不同).
(4)在出艙任務中,我國自行研制的“飛天”宇航服經(jīng)受了嚴峻的太空環(huán)境考驗.頭盔玻璃必須能減弱
紫外線
紫外線
對眼睛和皮膚的損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材料一】:車在行駛途中,為了安全,車與車之間必須保持一定的距離.因為,駕駛員從發(fā)現(xiàn)某一異常情況到采取制動動作的“反應時間”里(設同一人,不同速度下的“反應時間”是相同的),汽車要通過一段距離(稱為思考距離);而從采取制動力作到汽車完全停止,汽車又要通過一段距離(稱為制動距離).表中給出了某輛汽車在同一段路面上行駛過程中,在不同速度下的思考距離和制運距離等部分數(shù)據(jù).
速度v/(km/h) 思考距離S1/m 制動距離S2/m 停車距離S3/m
1 45 9 14 23
2 75 15 38  53
3 90 18  56 74
4 105 21 76 97
【材料二】:(新華網(wǎng)南昌)2009年12月28日電,西九高速公路鄱陽湖大橋上,由于大霧天氣司機的能見度50m,低溫導致路面橋面結冰,發(fā)生一起幾十輛汽車追尾的特大交通事故,目前至少已造成10人死亡、19人受傷.當時許多司機已采取了緊急剎車的措施,但仍然發(fā)生非常凄慘的車禍.
請你根據(jù)【材料一】表中給出的數(shù)據(jù)和【材料二】車禍發(fā)生的情形加以分析,然后作答.
(1)車內(nèi)的人在不系安全帶的情況下,在車內(nèi)可能會造成怎樣的傷害,并作出解釋.
(2)為什么車速越快,造成車禍更為慘烈?從動能這個方面回答.
(3)大霧天氣在能見度70m的情況下某一汽車行使速度為108KM/h.駕駛員在發(fā)現(xiàn)前面有70米處發(fā)生了交通事故,他馬上剎車,請你回答該汽車是否有危險.為防止產(chǎn)生追尾事項,制定哪些措施能避免發(fā)生類似事故(寫一條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同步題 題型:問答題

2008年9月25日21點10分04秒,“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從中國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載人航天發(fā)射場用長征二號F火箭發(fā)射升空。飛船于2008年9月28日17點37分成功著陸于中國內(nèi)蒙古,實現(xiàn)了中國歷史上宇航員第一次的太空漫步,令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把航天員送上太空進行太空行走的國家。
(1)火箭在加速上升的過程中機械能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這個能量是由 _____能轉(zhuǎn)化過來的。由于地球自西向東不停地自轉(zhuǎn),為節(jié)省燃料,火箭升空后應向    ___(填“偏東”或“偏西”)方向飛行。
(2)在飛船的返回艙表面涂有一層特殊材料,這種材料在高溫時要熔化、汽化         大量的熱量,從而防止飛船在返回地面時與大氣層摩擦而被燒壞。
(3)2009年3月1日下午4時13分10秒,“嫦娥一號”衛(wèi)星在科技人員的精確控制下,準確落于預定撞擊點,成功撞月。已知月球表面沒有空氣,沒有磁場,引力為地球的1/6,如果將來的某天,我國的宇航員登上月球,能夠 ____(指代號)。 
A.用指南針判斷方向  
B.輕易將100 kg物體舉過頭頂  
C.放飛風箏 
D.做托里拆利實驗時發(fā)現(xiàn)管內(nèi)外水銀面高度差為76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