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物體重1000N,如果用一個定滑輪勻速提起它,需用N的力;如果用一個動滑輪勻速提起它,需用N的力.(不計滑輪重、繩重及摩擦)

【答案】1000;500
【解析】解:由題知,不計摩擦及滑輪自重,使用定滑輪將它提起時,所用拉力等于物體的重力,是1000N;使用動滑輪將它提起,所用拉力是物體重力的一半,為500N.
所以答案是:1000;500.
【考點精析】本題主要考查了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和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的相關(guān)知識點,需要掌握使用定滑輪時不省力,也不多移動距離也不少移動距離,但能改變用力的方向;使用動滑輪省一半的力,但要多移動1 倍的距離,不能改變力的方向才能正確解答此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以下家用電器正常工作時,電功率大約為1kW的是(
A.電視機
B.電冰箱
C.微波爐
D.電風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在“測量平均速度”的實驗中,提供的實驗器材有:木板(長為120.0 cm,底端有金屬擋板)、小車(長15.0 cm)、停表、木塊。

(1)實驗時應保持斜面的傾角較小,這是為了減小測量(填“路程”或“時間”)時造成的誤差。
(2)斜面傾角不變時,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通過的路程越長,其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小車由靜止釋放,通過相同路程,斜面的傾角越大,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越(填“大”或“小”)。
(3)一次實驗中,小華測得小車從靜止開始運動到兩個車長的距離所用時間為1.2 s,則小車的平均速度為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4年7月,常州學生李瀟在水塘中看到形狀特殊的“蝦”.

(1)、如圖甲所示,他看到的“蝦”是因為光的而形成的像,真正的蝦在水中 (C/D/E/F)處.他用激光筆從A點向(B/C/D/E/F)處射出光束,即可把蝦照亮.
(2)拍照得到蝦的膠片后,他用如圖乙所示的幻燈機展示給同學們看.
①膠片上蝦的頭部朝(上/下).
②測得膠片到凸透鏡的距離為8cm,則該凸透鏡的焦距可能是。
A.2cm B.7cm C.9cm D.10crn
③要使像變得更大,應將幕布向(左/右)移,并將凸透鏡向(左/右)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與光現(xiàn)象有關(guān)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小孔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 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C. 光污染是因為漫反射造成的 D.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甲是小明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制作的只需要一個砝碼的天平,橫梁可繞軸O在豎直平面內(nèi)轉(zhuǎn)動,左側(cè)為懸掛在固定位置P的置物盤,右側(cè)所用砝碼是實驗室里常見的鉤碼,用細線掛在右側(cè)帶刻度線的橫梁上.
(1)下面是小明測量物體質(zhì)量的幾個主要步驟,最合理的順序是(只填寫序號): A.將懸掛鉤碼的細線移到右側(cè)橫梁的零刻線Q處
B.將天平放在水平臺面上
C.將待測物體放在天平左側(cè)的置物盤中
D.調(diào)整橫梁右側(cè)的平衡螺母使橫梁上懸掛的重垂線對準底座上的標記
E.移動懸掛鉤碼的細線使橫梁上懸掛的重垂線對準底座上的標記
F.由細線在橫梁上的位置對應的刻度值直接得出物體的質(zhì)量
(2)調(diào)節(jié)天平至水平位置平衡后,剛把待測物體放在天平左側(cè)的置物盤中時,橫梁上懸掛的重垂線將對準底座上標記的側(cè)(填“左”或“右”);
(3)若某次測量最終達到平衡時鉤碼位于右側(cè)橫梁上的N處,如圖乙所示,已知OP=l,OQ=d,ON=h,鉤碼質(zhì)量為m,則待測物體的質(zhì)量M=;
(4)如圖丙所示,將待測物體投入裝有某種液體的量杯中,若待測物體投入前、后量杯中液面對應刻度為V1、V2 , 則待測物體的密度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個半徑為5m的圓形蓄水池裝滿水,水面和地面相平,在池中心正上方離水面3m高處吊著一盞燈,一個人站在岸邊,他的眼睛距地面的高度為1.8m,則他要看到燈在水中所成的像,人到岸邊的距離不能超過( )
A.1m
B.2m
C.3m
D.4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從飛機空投的救災物資在下落過程中,逐漸減小的物理量是(
A.重力勢能
B.動能
C.重力
D.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則剩下的酒精

A. 比熱容減半 B. 熱值減半 C. 密度減半 D. 質(zhì)量減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