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甲、乙兩鐵塊質(zhì)量分別為200g和4kg,那他們的密度之比為1:1,體積之比為1:20.

分析 解答此題的關(guān)鍵是明甲乙兩物體,它們都是由鐵這種物質(zhì)組成的,所以它們的密度相同.然后根據(jù)同種物質(zhì)其質(zhì)量之比等于其體積之比,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質(zhì)量分別200g和4kg=4000g的甲、乙兩鐵塊,它們都是由鐵這種物質(zhì)組成的,所以它們的密度相同;
則密度之比為1:1;
它們的質(zhì)量之比$\frac{{m}_{甲}}{{m}_{乙}}$=$\frac{200g}{4000g}$=$\frac{1}{20}$,根據(jù)ρ=$\frac{m}{V}$可知,體積之比$\frac{{V}_{甲}}{{V}_{乙}}$=$\frac{1}{20}$.
故答案為:1:1;1:20.

點評 此題不僅考查學生對密度及其特性的理解和掌握,還考查學生對密度公式及其變形的靈活運用,密度的公式不僅可以通過具體數(shù)值來進行計算,在求比值時,也可以通過公式來進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小蔣同學參加全國中小學生健康體質(zhì)測試,身高為162.00厘米(填寫長度單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在調(diào)節(jié)好的天平左、右盤中各放一實心的鋁塊和銅塊,天平恰好平衡,則鋁塊和銅塊質(zhì)量之比是1:1,體積之比是89:27. (ρ=2.7g/cm3,ρ=8.9×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4.巨型運載火箭將“神舟九號”飛船平地托起,直沖云天.火箭上升時,燃料燃燒釋放的化學能轉(zhuǎn)化為飛船的機械能;在飛船中,宇航員是通過電磁波(選填“電磁波”或“超聲波”)與地面聯(lián)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小華同學在做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
(1)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實驗中,若杠桿在使用前左高右低,應(yīng)將杠桿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也是為了方便對力臂的測量;
(2)小華將四個重力均為0.5N的鉤碼掛在杠桿右端A點后,將彈簧測力計鉤在杠桿B處的細線上(如圖所示).要使杠桿平衡,且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最小,則小華應(yīng)沿豎直方向拉彈簧測力計.在此情況下,小華讀出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為1N.小華對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后得到的結(jié)論是: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你認為他們這樣就得出結(jié)論是否合理?不合理;簡述理由:實驗次數(shù)只有一次,結(jié)論具有偶然性.
(3)小明在實驗中比小華增加了一步:將測力計沿圖中虛線方向拉,仍保持杠桿在如圖中位置平衡,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變大(填變大、變小或不變)理由是動力臂減小,阻力和阻力臂不變,動力會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一只搶救病人的氧氣瓶,原來密度為ρ,當搶救病人用去瓶中$\frac{2}{3}$氧氣時,則瓶內(nèi)剩余氧的密度變?yōu)椋ā 。?table class="qanwser">A.ρB.$\frac{2ρ}{3}$C.$\frac{ρ}{2}$D.$\frac{ρ}{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鐵的密度是7.9×103kg/m3,合7.9 g/cm,表示的物理意義是1立方米的鐵的質(zhì)量是7.9×103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不斷彎折鐵絲或?qū)㈣F絲放在火上烤都可以使鐵絲的溫度升高,把鐵絲放在火上烤,鐵絲的溫度升高,是通過熱傳遞的方法增大鐵絲內(nèi)能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6.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正方體木塊、水平長木板、砝碼等器材“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

(1)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水平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由二力平衡可知,這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小明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木塊進行了圖甲、乙所示的實驗操作,記錄數(shù)據(jù)為表中1、2,由此得到的結(jié)論是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實驗序號接觸面壓力/N滑動摩擦力/N
1木塊的正面與木板2.00.4
2木塊的正面與木板2.50.5
3木塊的側(cè)面與木板2.00.6
(3)表中第1和3兩次實驗中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不同的可能原因是D
A.兩次拉動速度不同                B.兩次木塊對木板的壓力不同
C.木塊正面和側(cè)面的接觸面積不同   D.木塊正面和側(c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4)采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時,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穩(wěn)定,很難讀數(shù),其原因是很難保持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為解決上述問題,小麗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用圖丙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解決了上述問題,這是因為無論長木板怎樣運動,木塊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便于讀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