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15.在“測量液體的密度”實驗中:
(1)小紅的實驗步驟如下:
A.將托盤天平放于上,游碼移至標尺處,發(fā)現(xiàn)指針靜止時如圖甲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右(選填“左”或“右”)調節(jié),使橫梁水平平衡.

B.用天平稱出空燒杯的質量為20g.
C.往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液體,將裝液體的燒杯放在左盤,在右盤加減砝碼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時所用砝碼和游碼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則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36.4g.
D.將燒杯中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圖丙所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是20cm3
(2)由此可計算出液體的密度為0.82×103kg/m3
(3)分析小紅的實驗過程,你認為此次實驗操作測得的液體密度值與真實值相比偏大(選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燒杯內的液體不可能全部倒入量筒內,導致測量的液體的體積偏�。�
(4)小紅通過反思后想到:其實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添加額外的步驟,只要將上面的實驗步驟順序稍加調整就會大大減少上述實驗的誤差,她調整后的實驗步驟是ACDB(只填寫實驗步驟前的代號即可).
(5)小華認為其實不用量筒也能測量出液體的密度,他進行了如下實驗操作:
①調好天平,用天平測出空燒杯質量為m0
②在燒杯中裝滿水,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水的總質量為m1
③把燒杯中的水倒盡,再裝滿待測液體,用天平測出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為m2
則液體的密度表達式ρ=m2m0m1m0ρ(已知水的密度為ρ).

分析 (1)在天平的調平過程中,指針左偏,說明左盤低,右盤高.哪端的盤較高,平衡力螺母便向哪端調節(jié);
天平恢復平衡后,被測物體質量等于右盤中所有砝碼質量與游碼在標尺上所對刻度值之和;
讀取量筒中液體的體積時,首先要明確量筒的分度值,讀數(shù)時視線與液面最凹處相平;
(2)已知燒杯和液體的質量,燒杯的質量,可以得到燒杯中液體的質量;
已知液體的質量和體積,利用公式ρ=mV得到液體的密度.
(3)小紅的方案中“把燒杯內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內”會使得液體不能全部倒入量筒內,從而使密度出現(xiàn)很大的誤差.
(4)為了減小誤差,可先測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再將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最后測量空燒杯的質量;
(5)只有天平,沒有量筒,可以利用等體積的水和液體,稱量水和液體的質量,根據(jù)體積相等列出等式求出液體的密度.

解答 解:
(1)A、由圖知,指針左偏,說明左盤低右盤高,平衡螺母需向右調節(jié);
C、在天平的標尺上,1g之間有5個小格,一個小格代表的質量是0.2g,即天平的分度值為0.2g;
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是m1=20g+10g++5g+1.4g=36.4g;
D、量筒的分度值為2cm3,量筒中液體的體積為V=20ml=20cm3;
(2)空燒杯的質量為m2=20g,
燒杯中液體的質量為m=m1-m2=36.4g-20g=16.4g,
液體的密度:ρ=mV=16.4g20cm3=0.82g/cm3=0.82×103kg/m3;
(3)小紅不可能把燒杯內的液體全部倒入量筒內,導致測量的液體的體積偏小,由公式ρ=mV知:密度測量結果偏大;
(4)實驗時只要先測量燒杯和液體的總質量,再將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最后測量空燒杯的質量,即可減小測量時的誤差,故順序為ACDB;
(5)水的質量:m=m1-m0
由ρ=mV得,液體的體積:V=V=mρ=m1m0ρ,
液體的質量:m=m2-m0,
則液體的密度:ρ=mV=m2m0m1m0ρ=m2m0m1m0ρ
故答案為:(1)A、右;C、36.4;45;(2)0.82×103;(3)偏大;燒杯內的液體不可能全部倒入量筒內,導致測量的液體的體積偏��;(4)ACDB;(5)m2m0m1m0ρ

點評 測量液體密度時,只有量筒沒有天平,可以采用被測液體和水的質量相同進行測量;只有天平?jīng)]有量筒,可以采用被測液體和水的體積相同進行測量.醬油體積的測量是本實驗的難點,巧妙地利用等效替代法,是解決此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如圖所示,刻度尺B的分度值為0.2cm,刻度尺A的讀數(shù)為2.2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6.農村城鎮(zhèn)化建設中,部分農村的道路上也安裝了路燈.每到晚上,同時亮起的路燈燈光使農村的夜色更加靚麗,這些路燈的連接方式是并聯(lián);若每盞路燈標有“220V 100W”的字樣,該道路兩旁有100盞路燈,從18:00--23:00時所有路燈共消耗電能50kW•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3.超市內某人購物時,用20N 的水平力推著小車在水平地面上勻速直線前進,這時小車受到的阻力是20N.此人突然發(fā)現(xiàn)前方有孩子,急忙用30N的水平力往后拉小車,使小車減速,減速過程中小車受到的合力是50 N.(假設小車所受阻力大小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0.為了研究某種性質,小剛用水和酒精進行了實驗探究.實驗時,他用天平和量筒分別測出了兩種和,數(shù)據(jù)如下所示.
表一                                  表二
實驗次數(shù)V(cm3m(g)實驗次數(shù)V(cm3m(g)
11010
1108
2202022016
3303033024
(1)小剛同學已經(jīng)在坐標紙上畫出了酒精隨變化圖象,如圖所示.請在圖上畫出水的體積隨質量變化的圖象.
(2)小剛仔細地分析了兩種比值,歸納出了以下結論:
①分析表1或表2中數(shù)據(jù),可以歸納出結論: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相同;
②分析表1和表2中數(shù)據(jù),可以歸納出結論: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不同
(3)我們引入了密度概念來反映這一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小明用如圖電路測量未知電阻R0的阻值,實驗中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當電流表的示數(shù)是0.14A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2.1V;當電流表的示數(shù)是0.2A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是1.8V,則未知電阻R0的阻值是5Ω,還可求出電源電壓是2.8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第一位通過理想實驗發(fā)現(xiàn)并提出“物體的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的物理學家是(  )
A.伽利略B.亞里士多德C.牛頓D.帕斯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某班同學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記錄并繪制了像到凸透鏡的距離v跟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u之間關系的圖象,如圖所示,下列判斷錯誤的是( �。�
A.該凸透鏡的焦距是8cm
B.該圖象反映的是凸透鏡成實像時的v-u圖象
C.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增大,像距減小
D.物體從無窮遠處靠近凸透鏡焦點時,物體移動的速度總是大于像移動的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圖(甲)所示是“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實驗的電路圖,圖(乙)是即將連接完成的實驗電路.其中電源為三節(jié)新的干電池,燈泡的額定電壓為3.8V,燈絲的電阻約為10Ω,滑動變阻器
標有“10Ω,1A”的字樣.     

(1)對照電路圖,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圖未完成部分連接好.
(2)當閉合電路的開關時,若出現(xiàn)以下不正�,F(xiàn)象(如表),請你從下列選項中選擇可能的原因填入表中(只要填選項代號)
順序 電路中出現(xiàn)的不正�,F(xiàn)象 可能的原因 
電燈的亮暗 電流表示數(shù)I/A 電壓表示數(shù)U/V 
甲 不亮 0.54   
乙 很亮 0.42 4.2   
丙 不亮 4.5   
A.電路中a、b間斷路   B.電路中a、b間短路  C.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中的電阻太小
(3)排除故障后閉合開關,移動滑片P到某處,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2.2V,要測量小燈泡的額定功率,應將滑片P向左端滑動(選填“左”或“右”).若燈泡正常發(fā)光時電流表示數(shù)如圖(丙)所示,則燈泡的額定功率是1.44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
闂傚倷鑳舵灙濡ょ姴绻橀獮蹇涙晸閿燂拷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磻婵犲洤绠柨鐕傛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