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杯子中裝滿水,現(xiàn)向杯中輕輕放入一小塊冰,冰漂浮在水面上,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放入冰塊后水對杯底的壓強大于放入前水對杯底的壓強

B.冰能漂浮在水面上是因為水對冰塊的浮力大于冰塊的重力

C.冰塊熔化后杯中的水會溢出

D.放入冰塊時溢出的水的重力與冰塊的重力相等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期中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作圖題

圖是我國自主研發(fā)的渦槳支線飛機“新舟600”在空中勻速水平飛行的情景,請在圖上畫出它在豎直方向上所受力的示意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十章第十章綜合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實驗題

(2012大連)某同學(xué)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是否有關(guān)”的實驗中,記錄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序

液體的密度ρ/(103kg/m3)

排開液體的體積V/cm3

物體的重力G/N

測力計的示數(shù)F/N(在液體中)

浮力F。疦

1

0.8

50

0.70

0.30

0.40

2

1.0

50

0.70

0.20

0.50

3

1.2

50

0.70

0.10

0.60

4

1.0

60

0.80

0.20

0.60

5

1.0

70

0.98

(1)第5次實驗中,物體在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如圖所示,則表格中的①、②兩處的數(shù)據(jù)應(yīng)為:①________,②________.

(2)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實驗,是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的密度是否有關(guān).

(3)實驗中,兩個分探究共用的一組數(shù)據(jù)是第________次實驗數(shù)據(jù).

(4)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探究結(jié)論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十章第十章綜合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2泉州)有一種救生艇滿載時排開水的體積是2.4m3,艇的自重為1×104N,為保證安全,該救生艇最多承載的人數(shù)大約是( )

A.18人

B.28人

C.32人

D.48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十章第十章綜合測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質(zhì)量相同的實心銅球和實心鐵球投入同種液體后,所受浮力大小相等,這種液體一定是( )

A.水

B.水銀

C.酒精

D.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十章第3節(jié)練習(xí)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海寶”是2010年世博會的吉祥物,其形象如圖所示.小玲的爸爸從上海給她帶回一個“海寶”,經(jīng)測量,她發(fā)現(xiàn)該“海寶”的質(zhì)量為200g,體積為300cm3.已知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g取10N/kg,則( 。

A.將該“海寶”浸沒在水中,它受到的浮力為2N

B.將該“海寶”浸沒在水中,放手后“海寶”將下沉

C.將該“海寶”浸沒在水中,放手后“海寶”將上浮

D.將該“海寶”浸沒在水中,放手后“海寶”將懸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十章第3節(jié)練習(xí)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guān)于浮沉條件的應(yīng)用,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潛水艇上浮過程中受到的浮力變大

B.氣象用探測氣球里所充氣體的密度小于空氣的密度

C.密度計上的刻度示數(shù)從下到上逐漸變大

D.密度計放在不同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十章第2節(jié)練習(xí)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2012上海)體積為2×10-3m3的金屬塊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為________N,方向豎直向________.距水面0.1m深處水的壓強為________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2015年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級第十章 第3節(jié)練習(xí)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質(zhì)量相等的銅、鐵、鋁三個實心球,投入到足夠深的水銀中,靜止后,三球受到的浮力為(ρ水銀>ρ銅>ρ鐵>ρ鋁)( )

A.鋁球最大

B.銅球最大

C.鐵球最大

D.一樣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