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所示,是小明用彈簧測力計、圓柱體,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別裝有一定量的水和鹽水,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進行了探究.其中甲、乙、丙是將掛在測力計下的物體逐漸浸入水中的情況,丁是將掛在測力計下的物體浸沒在鹽水中的情況,丁中浸入的深度與乙相同.測力計旁邊標出了測力計的示數(shù).(水密度為1.0×103kg/m3

(1)分析甲、乙、丙可知,浸入液體的物體所受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要探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大小與深度是否有關,可選用乙、丙圖的裝置來進行.
(3)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2N.
(4)鹽水的密度為1.2×103kg/m3

分析 (1)分析圖示實驗,根據(jù)實驗控制的變量與實驗現(xiàn)象得出實驗結論.
(2)探究浮力與物體浸入液體深度的關系,應控制液體密度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而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不同,分析圖示實驗,然后答題.
(3)根據(jù)稱重法,F(xiàn)=G-F
(4)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即物體的體積,根據(jù)稱重法求出在鹽水中的浮力,根據(jù)阿基米德原理求鹽水密度.

解答 解:(1)根據(jù)稱重法,F(xiàn)=G-F,甲、乙實驗中,測力計示數(shù)不同,故受的浮力大小不同,由圖甲、乙所示實驗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密度相同而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知,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2)探究浮力與物體浸入液體深度的關系,應控制液體密度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而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不同,由圖示實驗可知,圖乙、丙所示實驗中物體排開液體的密度、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而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不同,可以選用圖乙、丙所示實驗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無關系.
(3)根據(jù)稱重法,物體浸沒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為:
F=G-F=9N-7N=2N.
(4)由FgV可知圓柱體的體積:
V=V=$\frac{{F}_{浮}}{{ρ}_{水}g}$=$\frac{2N}{1.0×1{0}^{3}kg/{m}^{3}×10N/kg}$=2×10-4m3;
物體在鹽水中受的浮力大小:
F′=G-F′=9N-6.6N=2.4N.
F′鹽水gV鹽水gV知,
故鹽水的密度:
 ρ鹽水=$\frac{{F′}_{浮}}{gV}$=$\frac{2.4N}{10N/kg×2×1{0}^{-4}{m}^{3}}$=1.2×103kg/m3
故答案為:(1)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2)乙、丙;(3)2;(4)2;1.2×103

點評 本題探究影響浮力大小因素,考查稱重法測浮力的方法、求物體的體積與密度和阿基米德原理及控制變量法的運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當卡車速度計指針如圖所示時,車速為72 km/h,合20 m/s;按此速度勻速行駛360km,所需時間為5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9.研究表明,有些金屬電阻的阻值會隨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利用金屬的這種特性可以制成金屬電阻溫度計,其原理如圖所示.圖中電流表量程為0~15mA(不計其電阻),電源的電壓恒為3V,R′為滑動變阻器,金屬電阻作為溫度計的測溫探頭,在t≥0℃時其阻值Rt隨溫度t的變化關系為Rt=100+0.5t(單位為Ω).
(1)當溫度為20℃時Rt為多大?
(2)若要把Rt放入溫度為0℃處進行測量,使電流表恰好達到滿量程電流15mA,則這時滑動變阻器R′接入電路的阻值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體育活動中推鉛球,鉛球被推出離開手后,還能在空中繼續(xù)向前飛行,這是因為:( 。
A.鉛球仍然受到手的推力B.鉛球受到慣性力的作用
C.鉛球本身具有慣性D.鉛球的慣性力大于鉛球受到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3.菜刀用久了要磨一磨,從物理知識的角度看,磨刀時,刀刃磨得很薄的目的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刀柄一般都做得比較粗糙,柄上還刻有花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在“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
(1)請指出他們在實驗中兩個錯誤之處:視線沒有平視、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杯底.
(2)為了節(jié)約能源適當縮短實驗時間,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寫出兩種):減少水量、用溫水.
 
(3)如圖2中(甲)(乙)所示,圖乙是水沸騰時的情況.
(4)如下表是本實驗過程中不同時刻溫度記錄則該地水的沸點為℃,當?shù)氐拇髿鈮盒∮?標準大氣壓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t/min8910111213
t/℃969798989898
(5)如圖3所示,是三位同學作出水的沸騰圖象,其中正確的是乙
(6)在“觀察水的沸騰”實驗中,可以看到沸騰現(xiàn)象在液體的同時發(fā)生,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吸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奧運會上,體操運動員在上單杠之前,總是要在手上抹上一些鎂粉,而在杠上作回環(huán)運動時,手握杠又不能太緊,他這樣做的目的是( 。
A.前者是增大摩擦,后者是減小摩擦B.兩者都是增大摩擦
C.前者是減小摩擦,后者是增大摩擦D.兩者都是減小摩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科學家發(fā)明一種由石墨烯制成的“排熱被”,把它覆蓋在電子元件上,能大幅度降低電子元件工作時的溫度.這說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導熱(選填“導電”或“導熱”)性;用半導體材料制成的發(fā)光二極管具有單向導電的屬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所示,推走獨輪車之前,需先將其撐腳抬離地面,慢慢抬起的過程中,獨輪車屬于省力杠桿,若向上施加在車把手上的力始終與把手垂直,則這個力的大小逐漸變小(選填“逐漸增大”、“逐漸變小”或“始終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