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是電磁學中很重要的三個實驗裝置圖,以下說正確的是(

A.物理學家法拉第進行甲圖實驗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
B.乙圖實驗裝置是電動機的原理圖
C.丙圖中,導體ab受到的磁場力方向與通過它的電流方向無關
D.“K歌”用的話筒利用的是乙圖的原理將聲音信號變成電流信號

【答案】D
【解析】A.物理學家奧斯特進行甲圖實驗發(fā)現(xiàn)了電流的磁效應,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乙圖描述的是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chǎn)生感應電流,是發(fā)電機的原理圖,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丙圖描述的是閉合電路的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方向與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都有關系,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K歌用的話筒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把聲音的因此線圈的振動轉化成強弱變化的電流,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1)奧斯特實驗第一個證明了電流周圍存在磁場,揭示了電和磁之間的聯(lián)系;(2)電動機的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工作時把電能轉化成機械能;(3)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力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4)動圈式話筒工作過程是:聲波振動→引起膜片振動→帶動線圈振動→線圈切割永久磁體的磁場產(chǎn)生感應電流→經(jīng)放大傳給揚聲器,由此可知其工作原理是電磁感應現(xiàn)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夏天陽光通過樹葉間的縫隙射到地面上,形成圓形光斑,這是由于光的________現(xiàn)象造成的;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游泳池變淺了,這是由于光的_______現(xiàn)象造成的。(兩空選填“直線傳播”、“反射”或“折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的主要步驟有:A。觀察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和分度值;B。估計被測液體的溫度;C。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跟被測液體充分接觸;D。取出溫度計;E。讀取溫度計的示數(shù),并記錄數(shù)據(jù)。以上步驟合理的順序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芳做比較紙錐下落快慢的實驗.

(1)比較紙錐下落的快慢:將兩個紙錐由同一高度同時釋放,記錄紙錐下落至地面的時間,或測出紙錐下落相同時間運動的_____

(2)測定紙錐下落的速度:發(fā)現(xiàn)下落時間較難測出,可采用增加_____或換用錐角較_____(選填)的紙錐進行測量.

(3)用閃光照相機探究紙錐豎直下落的運動情況:照相機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圖所示,由此可以判斷紙錐下落過程的速度變化情況是_____(選填不變”、“先變大后不變一直變大).若測得紙錐在A、B兩位置間對應的實際距離為6.00cm,則該過程中,紙錐的速度為_____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剛的爸爸在自家蓋的房間里安裝了一盞“220V 100W”的頂燈和一盞“220V 5W”的壁燈.他打算把這兩盞燈并聯(lián),用一個普通的拉線開關來控制.但接完后,合上閘刀開關,發(fā)現(xiàn)壁燈亮.頂燈不亮.他拉了一下開關S,結果不亮的燈亮了,而原來亮的燈卻不亮了,再拉一下開關S,又恢復了原狀.試畫出他錯接的電路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提琴演奏者在演奏樂曲時,用手指按壓琴弦的不同位置,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A.響度B.音調(diào)C.音色D.振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同學們在考場里,能從不同方向看到監(jiān)考老師在黑板上所寫的“本堂考試科目:XX;考試時間:XX”等提示語,這是因為光發(fā)生了_________反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_________反射現(xiàn)象引起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眼球中的晶狀體相當_______,在觀察靠近人的物體時,若晶狀體的調(diào)節(jié)能力不足,物體的像會落在___________(選填“視網(wǎng)膜的前方”、“視網(wǎng)膜的后方”或“視網(wǎng)膜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動自行車是倍受人們青睞的一種交通工具.它可以電動騎行,亦可以腳踏騎行.電動騎行時,蓄電池對車上電動機供電,電動機為車提供動力.
(1)電動機的工作原理是:;
(2)某電動自行車蓄電池的供電電壓為24V.若該電動自行車包括載人共重1000N,勻速行駛時所受阻力為總重的0.03倍,而這時供電電流為l0A,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效率為75%,自行車前進的速度為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