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溫度越高的物體,放出的熱量越多
B.在“摩擦生熱”的過程中,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C.鐵塊很難被壓縮,是因為鐵分子一直在做無規(guī)則的運動
D.內陸地區(qū)比沿海地區(qū)晝夜溫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熱容比水的比熱容小
【答案】分析:(1)在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或者放出的熱量由物質的比熱容、質量和溫度的變化這三個因素共同決定的,即Q=cm△t;
(2)摩擦生熱,克服摩擦力做功,機械能轉化成物體的內能,物體的溫度升高;
(3)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組成物質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分子間有間隙,存在著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4)水的比熱容比砂石的較大,因此在同樣受冷和受熱時,水的溫度變化較小,砂石的溫度變化較大.
解答:解:A、物體放出的熱量與物體的溫度高低無關,與物體的比熱容、質量和溫度的變化量有關,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在“摩擦生熱”的過程中,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鐵塊很難被壓縮,是因為鐵分子之間有間隙,有相互作用的斥力,故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內陸地區(qū)比沿海地區(qū)晝夜溫差大,原因內陸地區(qū)多砂石,沿海地區(qū)多水,砂石的比熱容比水的比熱容小,同樣受冷和受熱時溫度變化小,故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體吸放熱、改變物體的內能、分子間相互作用力和比熱容的相關知識,都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屬于基礎識記性內容,也是學生容易出錯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