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回聲到達(dá)人耳比原聲晚
0.1
0.1
秒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如果不到0.1秒,回聲和原聲混合在一起,使聲音
加強
加強
(填“加強”或“減弱”).所以,人要聽到自己發(fā)出聲音的回聲,人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至少為
17
17
米.
分析: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的兩個聲音的時間間隔是大于0.1秒,如果不到就會使原聲與回聲混合,原聲就響亮的多了.回聲傳播是一個出去又返回的過程,所以單程時間是大于0.05秒,根據(jù)公式s=vt可計算路程.
解答:解:①人對著山崖喊話,聲音會被山崖反射回來,如果回聲到達(dá)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就會把回聲與原聲區(qū)分開,如果不到0.1s,就不會區(qū)別開,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原聲就加強了,聲音聽起來就響亮的多了.
②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
∵v=
s
t
,
∴s=vt=340m/s×
1
2
×0.1s=17m.
故答案為:0.1;加強;17.
點評:本題考查了人能清晰辨別出回聲的距離的計算方法.注意聲音從人到障礙物用的時間為0.1s的一半.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會反射回來,如果回聲到達(dá)人耳比原聲晚0.1s以上,人就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某人對著一高崖大喊,要能分辨出回聲,他離高崖至少要多遠(yuǎn)?如果它對著某枯井大喊一聲,經(jīng)過1.5s聽到回聲,則這口井深多少米?(空氣中的聲速為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
反射
反射
而形成的.如果回聲到達(dá)人耳比原聲晚
0.1
0.1
 s以上,人耳就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來,此時障礙物到聽者的距離至少是
17
17
m.在屋子里說話比在操場上說話聽起來更響亮,原因是屋子的空間比較小,造成回聲到達(dá)人耳與原聲延遲時間
小于0.1s
小于0.1s
,最終
將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原聲就加強了
將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原聲就加強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如果回聲到達(dá)人耳比原聲晚( 。┟胍陨,人耳才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人對著山崖喊話,聲音會被山崖
反射回來
反射回來
,如果回聲到達(dá)人耳比原聲晚
0.1
0.1
s以上,人耳能把回聲跟原聲區(qū)分開;如果不到
0.1
0.1
s,回聲與原聲混在一起,使原聲
加強
加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的現(xiàn)象叫
 
.如果回聲到達(dá)人耳比原聲晚
 
 秒以上,人們才能將回聲和原聲分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