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我們生活在聲音的海洋中,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我們能區(qū)別出風聲、雨聲、讀書聲,是依據(jù)聲
音的( 。
A.音調(diào)B.響度C.音色D.頻率

分析 音色反映的是聲音的品質(zhì)與特色,它跟發(fā)聲體的材料和結(jié)構(gòu)有關.風聲、雨聲、讀書聲是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音色不同.

解答 解:風聲、雨聲、讀書聲是不同物體發(fā)出的聲音,我們能夠分辨它們,是因為不同發(fā)聲體的音色是不同的.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聲音的特征,相對比較簡單,屬于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以下幾個驗證性小實驗,其中錯誤的是( 。
A.讓一束激光向滴入幾滴牛奶的水中照射,可看到一條筆直的紅色光束,說明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
B.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擦酒精,溫度計示數(shù)下降,說明蒸發(fā)吸熱
C.向冰冷的玻璃上哈氣,會有水霧生成,說明降低溫度可使氣體液化
D.把正在發(fā)聲的鬧鈴放在玻璃罩內(nèi),逐漸抽出罩內(nèi)空氣,鈴聲減弱,說明空氣傳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小湯同學想在如圖所示的A點并通過放在MN墻上的一面平面鏡來觀察到物體的全部,請你在圖中墻上畫出所需的最小平面鏡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同學在探究平面鏡特點實驗時,將一塊玻璃板豎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兩端等長蠟燭A和B一前一后豎放在直尺上,點燃玻璃板前的蠟燭A,用眼睛進行觀察,如圖所示,在此實驗中:
(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較物與像到平面鏡距離的關系.
(2)兩端等長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大小關系.
(3)移去蠟燭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則光屏上不能(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蠟燭A的火焰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4)我們做這一實驗使用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所示,當只有開關S1閉合時,電流表A示數(shù)為2A;開關S1、S2同時閉合時,電流表A的示數(shù)為2.5A.已知電阻R1=6Ω,求:
(1)電源的電壓;
(2)電阻R2的大;
(3)電阻R2的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生活中,我們會見到或用到很多透鏡.下列有關透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投影儀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B.照相機的鏡頭相當于一個凸透鏡
C.近視眼鏡的鏡片實際上是一個凹透鏡
D.老花眼鏡的鏡片實際上是一個凹透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家庭電路的電壓是220V,家庭電路中所消耗的電能是用電能表計量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所示,已知燈泡L的電阻R=3R,閉合S1、S2燈泡正常發(fā)光,則斷開S2后( 。
A.燈泡變暗B.燈泡變亮C.電流表示數(shù)變大D.電流表示數(shù)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家庭衛(wèi)生間通常裝有照明燈和排氣扇,使用時有時需要各自獨立工作,有時需要同時工作,如圖中符合上述要求的電路圖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