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39408  139416  139422  139426  139432  139434  139438  139444  139446  139452  139458  139462  139464  139468  139474  139476  139482  139486  139488  139492  139494  139498  139500  139502  139503  139504  139506  139507  139508  139510  139512  139516  139518  139522  139524  139528  139534  139536  139542  139546  139548  139552  139558  139564  139566  139572  139576  139578  139584  139588  139594  139602  235360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夜晚在燈光下,水上實景與江中“倒影”交相輝映,形成一幅絢麗多彩的圖案.已知橋下江水深為2m,橋上一彩燈距水面12m,則該彩燈的“倒影”距水面     m;若江水再上漲0.5m,則該彩燈與其對應的 “倒影”相距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一游泳池水深2m,一只小鳥剛好在水面上6m的高度飛過.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小鳥在湖面的“倒影”距離水面2m
B.小鳥在湖面的“倒影”距離水面6m
C.小鳥在湖面的“倒影”是它的實像
D.當小鳥飛向高空時,小鳥在湖面的“倒影”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少年合唱團統(tǒng)一戴黃帽子,系紅領巾,著白上衣、藍褲子彩排時,舞臺燈光師為他們做配光試驗,當用某種舞臺追光燈照射時,結果臺下的人看了直搖頭:紅領巾鮮紅,白上衣淺紅,黃帽子灰暗,而藍褲子則變成了黑色。你知道當時追光燈射出的是什么色光嗎?    (    )
A.紅光B.藍光C.黃光D.綠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光的世界豐富多彩,光學器件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借助放大鏡看地圖,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大于一倍焦距
B.陽光通過凸透鏡可以點燃紙屑,這是由于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C.照相時,被照相者應站在距鏡頭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
D.人在照鏡子時,總是靠近去看,因為此時平面鏡所成的像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人站在平面鏡前,當他向平面鏡走近時,發(fā)現(xiàn)像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驗鈔機能檢驗人民幣的真?zhèn)?它的原理是利用______使熒光物質(zhì)發(fā)光.衛(wèi)星能對各地秸桿燃燒情況進行監(jiān)控,其原理是利用溫度越高,輻射的__  ____越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小麗在水平桌面上用薄透明玻璃板和兩支完全相同的蠟燭A、B,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在實驗中小麗視線正對薄透明玻璃板,看到蠟燭A的“像”,馬上把蠟燭B放在所看到“像”的位置,并在白紙上記錄實驗情況如圖所示。其中MN是玻璃板的位置,a是點燃的蠟燭A所在位置,b是蠟燭B所在位置。小麗根據(jù)實驗記錄發(fā)現(xiàn)“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不相等”。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________。

A.薄透明玻璃板與水平桌面不垂直
B.找像時沒有從多個方向觀察
C.實驗過程中沒有使用平面鏡 
D.實驗過程中沒有點燃蠟燭B                
(2)在老師的幫助下,小麗解決了實驗中存在的問題后繼續(xù)實驗。她經(jīng)過多次實驗
并記錄了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由此可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________。
物距/cm
2.8
3.2
3.8
4.5
6.3
6.5
像距/cm
2.8
3.2
3.8
4.5
6.3
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應用設計題

一束白光經(jīng)三棱鏡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為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如圖甲所示.若分別用紅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個凸透鏡的主光軸入射,結果發(fā)現(xiàn)一束光通過A點,一束光通過B點.請你在圖乙中畫出紅光、紫光經(jīng)凸透鏡折射后的光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科學的歷程就是探索的歷程:人們在探索太陽光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些光是人眼無法直接覺察的,這些光稱為不可見光,其中      能使被照物體發(fā)熱,具有熱效應;我們能從各個方向看到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是由于光在物體表面發(fā)生了      反射(選“漫”或“鏡面”)的緣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如圖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活動中選用的器材和活動過程。
⑴該實驗采用薄透明平板玻璃作為平面鏡,是為了能確定       ,能比較     
⑵如果在圖a中蠟燭像的位置上放一張白紙板做屏幕,則白紙板上將_________(填寫“有”或“沒有”)蠟燭的像;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把蠟燭B放到A蠟燭像的位置上,將會看到圖c所示的現(xiàn)象.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
⑷有同學發(fā)現(xiàn)如果將蠟燭向靠近鏡面的方向移動,那么像的大小將變大,這個同學眼見為實的結論是錯誤的,你判斷的依據(j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