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140696  140704  140710  140714  140720  140722  140726  140732  140734  140740  140746  140750  140752  140756  140762  140764  140770  140774  140776  140780  140782  140786  140788  140790  140791  140792  140794  140795  140796  140798  140800  140804  140806  140810  140812  140816  140822  140824  140830  140834  140836  140840  140846  140852  140854  140860  140864  140866  140872  140876  140882  140890  235360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用一個定滑輪和一個東滑輪組成的滑輪組把重為150N的物體勻速提升1m。不計摩擦和繩重,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60%,則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A.拉力大小一定是125NB.有用功一定是150J
C.總功一定是250JD.動滑輪重一定是1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如圖為測量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鉤碼總重6N。

(1)實驗時要豎直向上____ 拉動彈簧測力計,由圖可知拉力大小為 ____N,若鉤碼上升的高度為10cm,則有用功是_____ 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
(2)若減少鉤碼的個數(shù),該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將 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5分)如圖所示,是小賓同學(xué)測定滑輪組機械效率的裝置.

(1)小賓同學(xué)實驗中測量的有關(guān)數(shù)據(jù)如下表,請你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畫出實驗中滑輪組的繞線,并填好下表的空格
次數(shù)
鉤碼重
G/N
鉤碼上升
的高度h/m
拉力F/N
細線自由端
移動的距離s/m
機械效率
/%
1
1.0
0.2
0.8
0.4
 
2
3.0
0.3
 
0.6
75
(2)請根據(jù)實驗結(jié)論及相關(guān)知識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大小只取決于摩擦及動滑輪的重力,與被提物重?zé)o關(guān)
B. 對同一滑輪組,所提物體重力越小,機械效率越高
C. 在不計繩重及摩擦?xí)r,機械效率的大小與繩子的繞法無關(guān)
D.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越高,所做的有用功就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實驗中,某同學(xué)用同一滑輪組分別做了三次實驗,如圖所示。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

(1)編號①處數(shù)據(jù)應(yīng)為___________,編號②數(shù)據(jù)應(yīng)為__________。
(2)分析以上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如下結(jié)論:同一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主要與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某人用圖所示的兩種方法分別將同一物體勻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計摩擦和繩重,他所做的有用功W____W乙,兩種裝置的機械效率η___η。(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在“探究有哪些因素影響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某小組利用圖所示裝置測得了四組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1)前三次實驗中,第_______次實驗數(shù)據(jù)明顯出現(xiàn)錯誤,應(yīng)當(dāng)剔除。
(2)第四次實驗中,有用功是__________J,總功是___________J,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_____________。
(3)根據(jù)以上信息,請判斷:該小組設(shè)計這四次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6分)小明用右圖裝置探究斜面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1)要測量斜面的機械效率,除了長木板和木塊(如圖所示)外,還需要的主要測量工具是彈簧測力計和   
(2)小明先后用兩木塊做實驗探究重力對機械效率的影響,測量并計算得到下表所示的兩組數(shù)據(jù):
實驗次數(shù)
木塊重G/N
木塊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木塊沿斜面移動距離s/m
機械效率η/%
1
2.0
0.10
0.9
0.39
57.0
2
4.0
0.10
2.7
0.20
 
①小明第二次實驗所用時間為3s,拉力的功率是   W.斜面的機械效率是   %.
②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能否得出斜面的機械效率與物體的重力關(guān)系的結(jié)論?如能,寫出結(jié)論,如不能,請說明理由.
答:   (能/不能).結(jié)論或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用如圖所示滑輪組提升重物.人用250N的拉力F,10s內(nèi)使重為400N的物體勻速上升了2m.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⑴動滑輪的重.
⑵人拉繩子做功的功率.
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用一個機械效率為70%的滑輪組,將重為2240N的重物提起,所用的拉力為800N,則滑輪組至少由(   )組成
A.1個定滑輪和1個動滑輪。B.2個定滑輪和2個動滑輪
C.1個定滑輪和2個動滑輪。D.2個定滑輪和1個動滑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不詳 題型:實驗題

某實驗小組測一滑輪組機械效率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次數(shù)
動滑輪
重G/N
鉤碼重
G/N
鉤碼上升
高度h/m
直接將鉤碼
舉高做的功
W有用/J
動力F/N
動力作用點移動距離
S/m
使用滑輪組動力做的功
W/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
1
0.53
1
0.1
0.1
0.7
0.3
0.21
47.6%
2
2
0.1
0.2
1.1
0.3
0.33
60.6%
3
4
0.1
0.4
2
0.3
0.6
66.6%
(1)請你在圖中畫出本實驗的繞繩方法。

(2)用同一滑輪組提升不同重物至同一高度:克服動滑輪的重所做
的額外功       (填“相同”或“不同”);提升的物重增加時,
克服摩擦和繩重所做的額外功      (填“不變”、“變大”或“變小”)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變   。
(3)多次改變提升的物重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目的是為了     。
(填字母)
A.減小摩擦   
B.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C.獲得多組數(shù)據(jù)歸納出物理規(guī)律     
(4)由本實驗     (填“能”或“不能”)推斷:任何機械的機械效率
跟物重均有關(guā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