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題
 0  163798  163806  163812  163816  163822  163824  163828  163834  163836  163842  163848  163852  163854  163858  163864  163866  163872  163876  163878  163882  163884  163888  163890  163892  163893  163894  163896  163897  163898  163900  163902  163906  163908  163912  163914  163918  163924  163926  163932  163936  163938  163942  163948  163954  163956  163962  163966  163968  163974  163978  163984  163992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小強是一個喜歡思考的同學,他隨家人到海邊玩耍時,發(fā)現(xiàn)陽光下的海水和岸邊的沙子溫差很大.于是,他帶回一些岸邊的沙子想比較沙子和水這兩種物質(zhì)吸熱能力的差異.他設計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所使用儀器規(guī)格也完全相同.請你來幫他完成實驗:

(1)測量出體積相同的水和沙子,然后安裝儀器,并記下沙子和水的初始溫度.請你找出上述敘述中的錯誤并改正;錯誤:體積相同的水和沙子;改正:質(zhì)量相同的水和沙子;
(2)在實驗時只要控制加熱時間(選填“加熱時間”或“溫度變化”)相同就可以確定水沙子吸收了相同的熱量;加熱完成后只要比較他們溫度變化(選填“加熱時間”或“溫度變化”)的多少就可以比較出沙子和水吸熱能力差異;
(3)小強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做出如圖乙所示圖象,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可計算出沙子的比熱容為1.4×103J/(kg•℃);
(4)小強查表得知,由實驗測得的沙子的比熱容比實際值要大一些,如果測量過程中沒有錯誤,你認為造成此誤差的原因是酒精燃燒時不一定完全燃燒,酒精燃燒時釋放的熱量不能完全被沙子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使用微小壓強計前,應檢查裝置是否漏氣,方法是用手輕輕按壓幾下橡皮膜,如圖1所示.如果U形管中的液體能靈活升降,則說明裝置不漏氣(選填“漏氣”或“不漏氣”).把探頭放入水中,通過觀察U型管兩邊液面的高度差來判斷探頭處水的壓強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壓強越大(選填“越大”或“越小”).
如圖2所示,是用微小壓強計探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特點的情境.
(1)比較甲圖、乙圖和丙圖,可以得到:在同一深度,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的壓強相同;
(2)在乙圖中把探頭慢慢下移,可以觀察到U型管兩邊液體的高度差增大,從而得到:在同一種液體里,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在乙圖中,若只將燒杯中的水換成鹽水,其他條件不變,則可以觀察到U型管兩邊液體的高度差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有一根豎直吊著的彈簧,如果在彈簧下端掛上質(zhì)量為m1的物體后,彈簧長度為L1;如果在彈簧下端掛上質(zhì)量為m2的物體后,彈簧長度為L2,則彈簧原來的長度不可能為(m1<m2;上述過程彈簧均處于彈性限度內(nèi))( 。
A.L1+L2B.L2-L1
C.$\frac{{L}_{1}{m}_{2}-{L}_{2}{m}_{1}}{{m}_{2}{-m}_{1}}$D.$\frac{{L}_{2}{m}_{2}-{L}_{1}{m}_{1}}{{m}_{2}-{m}_{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某工地用圖所示的裝置提升貨物,固定在水平工作臺上的卷揚機(其內(nèi)部有電動機提供動力)通過滑輪組勻速提升貨物時拉動繩子的功率恒定.第一次提升質(zhì)量為480kg的貨物上升4m,卷揚機對繩子的拉力為F1,提升貨物的機械效率為80%;第二次提升質(zhì)量為360kg的貨物時,卷揚機對繩子的拉力為F2.已知動滑輪受到的重力為240N,取g=10N/kg,繩重及滑輪的摩擦均可忽略不計.則以下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前后兩次提升貨物過程中貨物豎直向上運動的速度之比為4:5
B.卷揚機對繩子的拉力F2的大小為1280N
C.第一次工作過程中拉力所做的總功為8000J
D.利用此裝置第二次工作過程中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為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在如圖的電路中,標出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再標出電流流入電流表及通過燈泡E1、E2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1)如圖甲所示,小明同學利用刻度尺測量物體A的長,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A物體的長度是3.40cm.
(2)為了測量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某同學設計了如下數(shù)據(jù)記錄表格,表格第一行(實驗序號所在行)的兩空中應分別填寫:紙的張數(shù)和紙張的總厚度.某同學測量了三次,求得一張紙的厚度分別為:0.085mm、0.088mm和0.087mm,則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可記錄為0.087mm.
實驗序號  一張紙的厚度/mm平均值/mm
    
    
    

(3)在學會使用秒表的活動中,某同學測量某段時間后秒表指針的情況如圖乙所示,則該同學記錄的時間值應是100.3s.
(4)在測量紙堆下落速度的實驗中,所依據(jù)的測量原理是v=$\frac{s}{t}$,所選用的基本測量器材是刻度尺和停表.
(5)在研究氣泡運動規(guī)律的實驗中,為了有利于實驗的研究,氣泡的運動不宜過慢(選填“快”或“慢”),為了達到該目的,實驗中你采取的有效措施是:用菜籽油代替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開關(guān)S1已閉合,若再閉合開關(guān)S2,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電壓表示數(shù)變大B.電流表A1示數(shù)變大
C.電流表A2示數(shù)變大D.小燈泡的亮度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測量某種礦石的密度.

(1)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碼歸零后,發(fā)現(xiàn)指針如圖a所示,小明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diào)節(jié)(選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
(2)小明將礦石放在天平的左盤,通過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使天平再次平衡,所加砝碼和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如圖b所示,則礦石的質(zhì)量是46.8g.
(3)小明用量筒測量礦石的體積,如圖c所示,則礦石的密度ρ=2.6×103kg/m3
(4)若小明先測出礦石的體積,再測出礦石的質(zhì)量,這樣測出的密度比上述結(jié)果將會偏大(選填“大”或“小”).
(5)小華不小心將量筒打碎了,老師給了她一個燒杯和充足的水,請你幫小華粗略的測量礦石的密度;
步驟:
①用天平測量礦石的質(zhì)量為m.
②用燒杯裝滿水測其總質(zhì)量為m′;
③將石塊投入裝滿水的燒杯中,待水溢出后測其總質(zhì)量為m″.
則礦石的密度ρ=$\frac{m}{m′-m″+m}$•ρ(用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一列長100m的列車由青島通往山西,路途中經(jīng)過一隧道,若經(jīng)過隧道時平均速度是144km/h,隧道長800米,問經(jīng)過這一隧道需要多長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將如圖中的各個元件,用鉛筆線作導線,把它們連成一個電路,要求小燈泡L1、L2串聯(lián)并和電鈴并聯(lián),開關(guān)S2控制整個電路,S1只控制電鈴,先畫出電路圖,再連接實物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