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習(xí)題
 0  168987  168995  169001  169005  169011  169013  169017  169023  169025  169031  169037  169041  169043  169047  169053  169055  169061  169065  169067  169071  169073  169077  169079  169081  169082  169083  169085  169086  169087  169089  169091  169095  169097  169101  169103  169107  169113  169115  169121  169125  169127  169131  169137  169143  169145  169151  169155  169157  169163  169167  169173  169181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依次將點燃的蠟燭、凸透鏡、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調(diào)節(jié)蠟燭、凸透鏡、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水平高度.
實驗次數(shù)物距u/cm像距v/cm
160 
23015
32020
41530
55/
①小華同學(xué)忘記了記錄第1次實驗的像距,通過分析已經(jīng)記錄的數(shù)據(jù),可以確定該像距在10cm~20cm之間.
②第5次實驗時所成像的特點是正立、放大的虛像.當(dāng)物距為4cm時,所成的像跟原來的像相比變小(選填“變大”或“變小”).
③在第1次實驗時,小華將老師的老花鏡緊貼在凸透鏡的前面,要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應(yīng)將光屏向靠近(選填“靠近”或“遠離”)透鏡方向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如圖是小明、小華兩名同學(xué)分別探究“水的沸騰”的實驗裝置,他們所用的器材規(guī)格完全相同,杯中水的質(zhì)量也相同.
①圖丙是他們實驗中觀察水沸騰前.(選填“前”或“時”)出現(xiàn)的情景.
②圖丁是兩名同學(xué)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制的水溫隨時間變化的圖象.由圖象分析可知?此時的氣壓等于(選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標(biāo)準(zhǔn)大氣壓.還可知小華實驗時燒杯中水的初溫是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7.小明同學(xué)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jù)小明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根據(jù)圖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浸沒在鹽水中所受的浮力是2.4N.
(2)分析圖b、c兩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說明浮力大小跟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guān):
(3)分析圖c、e兩次的實驗數(shù)據(jù),說明浮力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guān):
(4)小明還想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形狀是否有關(guān),于是他找來一小團橡皮泥、燒杯和水進行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橡皮泥團放入盛有適量水的燒杯中,橡皮泥團下沉至杯底;
步驟二:將橡皮泥團捏成“碗狀“再放入水中,它漂浮在水面上.
①小明通過分析得出結(jié)論:由于第一次橡皮泥團受到的浮力小于第二次呈“碗狀“時受到的浮力(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所以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其形狀有關(guān).
②同組的小紅不同意小明得出的結(jié)論,她指出小明的實驗有一處錯誤,所以才會得出錯誤的結(jié)論,錯誤原因是:她只關(guān)注了橡皮泥形狀的改變,沒有控制物體都要排開相同體積的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6.物理興趣小組的同學(xué),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來“杠桿的平衡條件”.

(1)實驗前,將杠桿裝在支架上時,我們把質(zhì)點放在質(zhì)地均勻的杠桿中點,這樣做的目的是消除杠桿自重對實驗的影響;在實驗前應(yīng)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測量力臂.
(2)若掛鉤碼前杠桿出現(xiàn)如圖甲所示的情況,這時應(yīng)將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選填“左”或“右”)調(diào)節(jié),以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3)調(diào)節(jié)完畢后,當(dāng)在杠桿B點掛3個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如圖乙所示,那么在杠桿的D點掛4個質(zhì)量相同的鉤碼,才能使杠桿恢復(fù)在水平位置平衡. 當(dāng)杠桿平衡后,將B、D兩點下方所掛的鉤碼同時向支點O靠近1個格,那么杠桿不能(選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4)實驗中若不在D點掛鉤碼,而在杠桿A點或C點使用彈簧測力計使扛桿在水平位置平衡,為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最小,應(yīng)使彈簧測力計掛在A點,且拉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垂直杠桿向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小峰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時,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壓力的大小有關(guān);
猜想二: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guān);
猜想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有關(guān).
他利用如圖(1)所示的實驗操作來驗證他的猜想(其中圖甲和圖乙是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木板,圖丙接觸面為毛巾).

(1)為了準(zhǔn)確地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小峰認為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應(yīng)該讓它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摩擦力等于拉力.
(2)如果要想探究猜想二,他應(yīng)該選擇乙、丙兩圖所示的實驗步驟來操作,根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F<F)可得結(jié)論:在壓力、接觸面積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要探究猜想三,他將木塊沿豎直方向切去一半,重復(fù)步驟甲的實驗操作過程,通過比較,他得出結(jié)論: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guān).你認為他的結(jié)論可靠嗎?不可靠.小峰在實驗中存在的問題是沒有控制壓力不變.
(4)小峰還想利用已有器材做“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沿跟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實驗,于是他找了一塊海綿放在水平桌面上,做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
①實驗中小峰是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
②分析比較B、D兩圖的實驗現(xiàn)象,可得出結(jié)論:當(dāng)受力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顯著.
③小峰把圖(2)中的木塊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并把其中的一塊拿走,則剩下的木塊和圖(2)中整塊木塊對海綿的壓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選填“相同“或”不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4.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活動中,主要是通過探究力對物體的作用效果來實現(xiàn)探究目的.
(1)如圖,甲裝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條件的一種方法,實驗中通過改變砝碼的質(zhì)量來探究二力大小的關(guān)系;通過扭轉(zhuǎn)小車松手后觀察小車的狀態(tài),來探究二力是否在同一直線上.
(2)小明發(fā)現(xiàn)用圖甲裝置無法完成全部探究過程,又設(shè)計了圖乙所示的裝置.在卡片平衡時,用剪刀將卡片從中間剪開,并觀察隨之發(fā)生的現(xiàn)象,由此來驗證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才能平衡.
(3)在圖乙所示的裝置中,把硬紙板(紙片)支撐起來,不再與桌面接觸的目的是減小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3.利用如圖所示的滑輪組,在4s內(nèi)將重為200N的物體沿豎直方向勻速提升了2m,所用拉力為125N,不計繩重和摩擦.求:
(1)動滑輪的重力多大?
(2)拉力的功率多大?
(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2.如圖所示是我新研制的水陸兩用坦克,它的總質(zhì)量是22t,履帶著地總面積4m2,配備發(fā)動機的功率為420kW.水上最大速度14km/h,陸地最大速度54km/h.請根據(jù)以上信息解答下列問題:(g=10N/kg,ρ=1.0×103kg/m3
(1)水陸兩用坦克在水上航行時,所受的浮力多大?
(2)該水陸兩用坦克在水平陸地上行駛時,對地面的壓強多大?
(3)該水陸兩用坦克在一次水上演習(xí)中,坦克某處在水中受到水的壓強為1.1×l04Pa,則該處的深度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用手將一重為5N的物體全部壓入水中,物體排開的水重為8N,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為8N,物體的體積是8×10-4m3.放手后物體將上。ㄟx填”“上浮”、“下沉”或“懸浮”),待物體靜止時所受浮力為5N.(ρ=1.0×103kg/m3,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如圖甲所示,用扳手擰螺母時,若用同樣大的力擰螺母,則在A(選填“A”或“B”)點施加力更容易擰緊或擰開,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點有關(guān);大部分螺母沿順時針方向可使它擰緊,沿逆時針方向可使它擰松,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關(guān).如圖乙所示,學(xué)校升旗儀式上,當(dāng)升旗手緩緩向下拉繩子時,旗子就會徐徐上升.這是由于旗桿頂部有一個定滑輪,它雖然不能省力,但能改變力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