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77271  177279  177285  177289  177295  177297  177301  177307  177309  177315  177321  177325  177327  177331  177337  177339  177345  177349  177351  177355  177357  177361  177363  177365  177366  177367  177369  177370  177371  177373  177375  177379  177381  177385  177387  177391  177397  177399  177405  177409  177411  177415  177421  177427  177429  177435  177439  177441  177447  177451  177457  177465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小竹將質量為120g的物體放入盛滿水的溢水杯中,當物體靜止時,溢水杯中溢出了100cm3的水,則下列對物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取10N/kg)
A.漂浮在水面上B.懸浮在水中C.沉在溢水杯底部D.受到1.2N的浮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如圖甲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中所用的實驗器材有:杠桿、支架、彈簧測力計、刻度尺、細線和質量相同的鉤碼若干個.

(1)實驗前,將杠桿中點置于支架上,當杠桿靜止時,發(fā)現杠桿右端下沉.此時,應把杠桿兩端的平衡螺母向左(左/右)調節(jié),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好處是便于直接測量力臂.
(2)杠桿調節(jié)平衡后,小明在杠桿上的A點處掛4個鉤碼,在B點處掛6個鉤碼后,杠桿恰好在原位置平衡.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桿的平衡條件為:F1×L1=F2×L2.他這樣得出的結論不合理(合理/不合理);原因是:實驗次數太少,結論不具有普遍性.
(3)實驗結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問題:“若支點不在杠桿的中點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組同學利用如圖乙所示裝置進行探究,發(fā)現在杠桿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彈簧測力計豎直向上拉使杠桿處于水平平衡狀態(tài)時,測出的拉力大小都與杠桿平衡條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桿自身重力對實驗結論有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如圖所示,將同一滑輪分別繞制成定滑輪和動滑輪,(不計繩重及摩擦,G動<G)在相同時間內把同一物體勻速提升相同高度時,所需的拉力F1>F2,所做的有用功W1=W2,它們做功的功率P1<P2,它們的機械效率η1>η2.(均選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杠桿在我國古代早就有了許多巧妙的應用,有時人們使用動力臂比阻力臂長的杠桿是為了省力;有時卻要使用費力杠桿,那又是為了省距離.下列工具中①天平;②扳手;③鑷子;④羊角錘;⑤裁衣剪刀;⑥瓶蓋起子等都是簡單機械,其中屬于省力杠桿的是②④⑥,只有一個等臂杠桿,它是①.(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甲、乙兩同學進行爬桿比賽,桿的高度相同,甲、乙兩同學爬到桿頂時,甲用4秒,乙用9秒,若甲、乙兩人的體重之比為5:6,則(  )
A.甲、乙兩人爬到桿頂做功之比是6:5B.甲、乙兩人爬到桿頂做功之比是5:6
C.甲、乙兩人平均功率之比是8:15D.甲、乙兩人平均功率之比是27: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所示,若不計滑輪重量及摩擦,在幾種提升重物的方法中既省力又能改變力的方向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7.如圖所示,一體積為10-3 m3的立方體木塊,在水中靜止時,剛好有四分之一露出水面,g取10N/kg.求:
(1)木塊受到的浮力;       
(2)木塊的質量;
(3)若用手將木塊緩慢壓入水中,當木塊浸沒在水中時,手對木塊的壓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所示是蹦極運動的簡化示意圖.彈性繩一端固定在 O 點,另一端系住運動員,運動員從 O 點自由下落,到 A 點處時彈性繩自然伸直,B 點是運動員受到的重力與彈 性繩對運動員拉力相等的點,C 點是蹦極運動員到達的最低點(忽略空氣阻力),下 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從 O 點到 C 點運動員的速度一直在減小
B.從 O 點到 C 點運動員的機械能一直在增大
C.從 O 點到 C 點運動員的機械能一直在減小
D.從 O 點到 A 點運動員的機械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5.小明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利用天平(砝碼)、量筒、燒杯和細線等器材,對某種合金和水進行了探究.
(1)小明首先對該種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塊進行探究.
①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游碼歸零后,若指針靜止時位置如圖(a)所示,則應將平衡螺母向左  (左/右)端調節(jié);
②圖(b)是正確測量合金塊質量時使用砝碼情況和游碼的位置,它的質量為34g;
③圖(c)是他用量筒測量②中合金塊體積的情景,則該合金塊的體積是5cm3;
④換用大小不同的合金塊,重復上述測量.他得到不同合金塊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圖象如圖(d)所示.由圖象可知,合金塊的質量與體積成正比;
⑤通過上述探究,若合金塊的體積為10cm3,則它的質量m=68g.

(2)小明還想僅利用小口徑量筒、燒杯、水測出一只密度比水小的象棋子密度.請根據他己經設計前幾步,將接下來的關鍵步驟寫完整,并用測得的物理量和已知量寫出棋子密度的表達式.
實驗方案:
步驟一:用量筒量取適量的水備用,記下此時量筒中水面刻度值V1,如圖a所示;
步驟二:在燒杯中倒入一定量水,記下此時水面位置口O1,如圖b所示;
步驟三:將棋子投入水中,靜止時漂浮于水面上,記下此時水面位置O2,如圖c所示;
步驟四:將棋子恰好壓沒水面下,記下此時水面位置O3,如圖d所示;

①接下來的關鍵步驟:
步驟五:取出棋子后,將量筒中水小心倒入燒杯中,直到燒杯液面到達O2,記下此時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2;
步驟六:將量筒中水繼續(xù)小心倒入燒杯中,直到燒杯中液面到達O3,記下此時量筒中水面的刻度值V3
②棋子密度的表達式:ρ=$\frac{{V}_{1}-{V}_{2}}{{V}_{1}-{V}_{3}}$•ρ.(己知水的密度為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如圖所示,長方體的容器內,重為1.5N的圓柱體豎直漂浮在水面上,其底面積S=30cm2,則水對圓柱體下表面的壓強p=500Pa,圓柱體下表面所處的深度h=5cm(水的密度為1.0×103 kg/m3,g取10N/kg).放入圓柱體后容器對水平支持面的壓力增大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