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80195  180203  180209  180213  180219  180221  180225  180231  180233  180239  180245  180249  180251  180255  180261  180263  180269  180273  180275  180279  180281  180285  180287  180289  180290  180291  180293  180294  180295  180297  180299  180303  180305  180309  180311  180315  180321  180323  180329  180333  180335  180339  180345  180351  180353  180359  180363  180365  180371  180375  180381  180389  235360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1)如圖1,根據(jù)已知光路,作相應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2)如圖2所示,重100N的均勻木棒AB在細繩拉力作用下保持靜止.作出木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圖,畫出地面對木棒支持力的力臂.
(3)如圖3在圖中標出電流的方向和小磁針的北極.
(4)如圖4所示,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中元件接入家庭電路中,要求:
 ①開關控制電燈后接入;②三孔插座單獨接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熱機是將內能轉化成機械能的機器,如圖所示是熱機的做功沖程.汽油的熱值是4.6×107J/kg,完全燃燒2kg汽油,放出的熱量是9.2×107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6.塑料、硅、鐵、石墨等材料,屬于半導體的是硅.某些物質在溫度很低時,電阻變?yōu)榱悖@就是超導現(xiàn)象.目前釋放核能的方式有兩種:一是使原子核裂變,二是使原子核聚變;太陽內部發(fā)生原子核聚變獲得核能,核電站是通過原子核裂變 獲得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1)小明家正在吃火鍋,用電功率很大,突然斷電了,這是為什么?
答:根據(jù)公式I=$\frac{P}{U}$,當用電器的電功率過大時,電路中的電流過大.保險絲發(fā)熱,溫度太高,保險絲就熔化斷掉,斷開電路,起到保護電路的作用.
(2)小雨連接了如圖電路,請在方框內畫出它的電路圖.
(3)將兩個電阻R1=4Ω、R2=12Ω,將它們串聯(lián)接入電路中,接到6V電源上,則R2兩端的電壓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回顧實驗和探究:
(1)測量鹽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稱出玻璃杯和剩余鹽水的總質量m2(右下圖);
②將玻璃杯里的一部分鹽水倒入量筒中,測出其體積V;
③在玻璃杯中盛適量的鹽水,用天平稱出它們的總質量m1;
④將m、V帶入公式中,算出鹽水的密度ρ;
⑤根據(jù)m1、m2算出量筒中鹽水的質量m.
以上步驟,正確的操作順序是:③②①⑤④(填序號).




m2/gV/cm3m1/gm/gρ/(kg/m3
 50  1.04×103
(2)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實驗
裝置
請在圖中畫出圖乙中前進中的木塊所受力的示意圖
結論由甲、乙圖所示的實驗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
(3)探究動能大小和速度的關系:
器材帶斜面的長木板、小球、小木塊、刻度尺
步驟讓同一個小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自由滾下,用刻度尺測出木塊被撞擊出的距離填入表中
結論質量相同的物體,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大;
方法實驗中把動能大小轉換成了小木塊被推出的距離來觀察,采用了轉換法
(4)探究杠桿平衡條件:
步驟與方法①實驗時,先調節(jié)橫梁兩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在探究過程中便于測量力臂的大。
②在杠桿兩端加掛鉤碼,并調節(jié)位置,使杠桿平衡;
③記錄測得的數(shù)據(jù);    ④分析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記錄表格
實驗次數(shù)動力/N動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
12332
21422
32222
結論杠桿平衡時,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用文字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如圖所示,橫截面積S=30cm2的圓柱體豎直地浮在某種液體中,圓柱體的質量m=270g,浸在液體中的深度是h=10cm.取g=10N/kg.問:
(1)圓柱體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2)液體對圓柱體底面向上的壓力是多大?
(3)容器中所盛液體的密度是多大?
(4)如果容器也是圓柱形的,且底面積S=100cm2,問:如果把浮在液體中的圓柱體取走,容器中的液面要下降幾厘米?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將減小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同學將一節(jié)舊電池、12Ω的定值電阻、開關和電壓表連接成圖甲所示電路,發(fā)現(xiàn)開關斷開和閉合時,電壓表的示數(shù)有明顯的不同.他很好奇,在老師的幫助下他得知:干電池內部本身存在電阻,其情況相當于一節(jié)干電池與一電阻串聯(lián)(如圖乙虛線框內所示).當開關閉合后,干電池內部的電阻分到了一部分電壓,從而提供給定值電阻的電壓減。畬嶒灂r,測出電路中開關斷開時,電壓表示數(shù)為1.4伏;閉合開關后,電壓表的示數(shù)為1.2伏.則該干電池的內部電阻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如圖所示,體積為100cm3,重0.5N的木塊漂浮在水面上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為0.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科學探究的過程一般要經(jīng)歷“提出問”、“猜想與假設”、“實驗和論證”等環(huán)節(jié).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華同學提出了三個猜想:
猜想A: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猜想B: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猜想C: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
為了驗證這三個猜想,小華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在實驗中,小華應該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知識可得摩擦力大小等于測力計示數(shù).
(2)由圖兩個實驗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3)由圖甲和圖丙兩個實驗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4)為了驗證猜想C是否正確,小華同學用圖甲裝置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記錄如下:
試驗次數(shù)木塊運動速度(m/s)測力計示數(shù)(N)
10.050.6
20.100.6
30.150.6
由實驗記錄可知,猜想C是錯誤(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5)在實驗探究中,小華同學應用的研究物理問的方法是B
A.類比法    B.控制變量法    C.推理法     D.等效替代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上圖1所示:在利用太陽光測量凸透鏡的焦距時,小華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再把一張紙放在它的下方,如圖所示.當在紙上呈現(xiàn)一個并非最小的光斑時,測得這個光斑到凸透鏡的距離為L.小華推斷,凸透鏡的焦距一定大于L.

(1)你認為小華的推斷對嗎?答:不對.
(2)小華為了檢驗自己的推斷是否正確,可將手上的凸透鏡向下方的紙張移近了一些,若觀察紙上呈現(xiàn)的光斑變大(選填“變大”“先變小后變大”“變小”)則自己的推斷是正確.小明在用焦距為10cm的凸透鏡來探究其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將蠟燭、凸透鏡、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
(3)當燭焰、凸透鏡位于圖甲中刻度對應的位置時,光屏上得到一個清晰的像,該像是一個倒立、縮小(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此時所成的像與照相機所成的像性質相同(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
(4)對于焦距相同的凸透鏡,一個物距應該對應唯一的一個像距,但從各組匯報數(shù)據(jù)中發(fā)現(xiàn),物距均為12.00cm時,有三個小組所測像距分別為23.00cm,24.00cm,26.00cm.若他們的數(shù)據(jù)差別不是因為長度測量誤差導致的,你認為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操作原因是沒有在像最清晰的時候讀數(shù).
(5)實驗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蠟燭漸漸變短了,要使燭焰的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應該將光屏向上移動.(填“上”或“下”)
(6)把圖甲中的凸透鏡看作眼睛的晶狀體,光屏看作視網(wǎng)膜.給“眼睛”戴上近視眼鏡,使燭焰在“視網(wǎng)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如圖乙所示.若取下近視眼鏡,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應將光屏靠近(選填“遠離”或“靠近”)透鏡.
(7)蠟燭成完整像時,如果用白紙將凸透鏡的上半部分擋住,則光屛上能(選填“能”或“不能”)成燭焰完整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