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94016  194024  194030  194034  194040  194042  194046  194052  194054  194060  194066  194070  194072  194076  194082  194084  194090  194094  194096  194100  194102  194106  194108  194110  194111  194112  194114  194115  194116  194118  194120  194124  194126  194130  194132  194136  194142  194144  194150  194154  194156  194160  194166  194172  194174  194180  194184  194186  194192  194196  194202  194210  235360 

科目: 來源:福建省龍巖市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抽查物理試卷 題型:填空題

深空探測是當前世界航天發(fā)展的前沿,小金對太空中的星球比較感興趣。他從網上查得:甲、乙兩個星球表面上物體的重力與其質量的關系如圖,從圖中信息可知

(1)相同質量的物體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2)甲星球表面上物體的與其質量的比值g是多大____________?

(3)你的質量是50 kg,若有一天你來到甲星球,那么你受到的重力多大___________?

大于 15N/kg 750N 【解析】(1))由圖可知,當質量都為8kg時,甲的重力為120N,乙的重力為50N,則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大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2))甲星球表面上物體的重力120N時,與其質量m=8kg的比值為: =15N/kg,(3)由(2)知甲星球上重力G與其質量m的關系式為:G=m×15N/kg,質量m=50 kg,則重力G=50kg15N/kg=75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分子認識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用普通放大鏡觀察炭筆的筆跡,可直接觀察到碳分子

B.水與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可說明分子間有引力

C.墨水滴入清水杯中,整杯水會變色,可說明分子是運動的

D.海綿受擠壓后體積變小,可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C 【解析】 試題分析:A、分子直徑很小,用普通放大鏡看到的是很多炭分子組成的炭粒,無法看到炭分子,故A不正確; B、水與酒精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是因為分子間有空隙水分子與酒精分子彼此進入對方的空隙中,不能說明分子間有引力,故B不正確; C、墨水滴入清水后,過一段時間,杯中的水全部變成黑色屬于擴散現象,故說明分子是運動的,故C正確; D、海綿由于內部有較大的空隙,這些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掛在天上放光明,好像許多小眼睛.”童謠中的“星星”多數屬于( )

A. 流星 B. 恒星 C. 行星 D. 人造衛(wèi)星

B 【解析】宇宙中的天體發(fā)光的大部分為與太陽一樣的恒星,只因為它們離我們太遠,故看起來很��;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中,人們首先發(fā)現了電子,進而認識到原子的組成是( )

A. 中子和電子 B. 質子和電子

C. 原子核和電子 D. 分子和電子

C 【解析】湯姆孫發(fā)現電子后,人類開始探索原子的結構,最終發(fā)現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及在核外運動的電子組成。故選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 世紀初科學家先后提出了如圖 (a)、(b)、(c) 所示的三種原子模型,依照提出時間的順序正確的排列為( )

A. (a)、(b)、(c) B. (c)、(b)、(a) C. (b), (c), (a) D. (a)、(c)、(b)

D 【解析】三種模型依次為葡萄干蛋糕模型、行星模型、電子云模型,現在科學家普遍認為電子云模型能更好地解釋我們觀察到的有關電子的現象;故選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體的尺度從小到大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A. 電子、原子核、原子 B. 質子、原子核、中子

C. 原子核、質子、電子 D. 原子、原子核、質子

A 【解析】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電子構成的;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構成的。原子核幾乎集中了原子絕大多數的質量,所以電子比原子核小;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所以原子核比原子小。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面哪一個現象的描述能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

A.春天柳枝搖曳 B.夏天荷花飄香 C.秋天落葉紛飛 D.冬天瑞雪飄飄

B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掌握:分子運動是看不見的,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了變化,分子運動屬于擴散現象. 【解析】 分子運動,即擴散現象是肉眼看不見的,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的,比如:荷花飄香,花香四溢; 如:柳枝搖曳、沙塵漫天、落葉紛飛、瑞雪飄飄分別是柳枝、沙塵、落葉、雪花等物體的運動,屬于機械運動. 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認識中正確的是( )

A. 紅墨水在水中散開說明分子間有排斥力

B. 用鼻子嗅氣味能鑒別醋和醬油表明分子在運動

C. 在水分子、氫原子和電子中,尺度最小的是氫原子

D. 宇宙是一個有層次的天體結構系統(tǒng),恒星是絕對不動的

B 【解析】試題分析:A、紅墨水在水中會散開,是因為墨水分子運動到水中,說明了構成物體的分子在不停的做無規(guī)則運動,所以A是錯誤的; B、鼻子可以聞到醋和醬油的氣味,是因為醋和醬油分子運動到了空氣中,所以B是正確的; C、原子核和電子構成原子,原子構成分子,尺度最小的是電子,所以C是錯誤的; D、運動是相對而言的,沒有任何物體是絕對不動的,選擇了不同的參照物,物體的運動情況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為了揭示大自然的奧秘,無數科學家進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組成大自然的天體和微觀粒子都在不停地運動,其中太陽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B. 盧瑟福建立了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

C. 近代科學家提出質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稱為夸克的更小粒子組成的

D. 湯姆生發(fā)現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A 【解析】A、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的一部分,而整個宇宙中有無數個類似銀河系的星系.故此項錯誤,符合題意. B、盧瑟福建立了原子結構的行星模型,即原子的核式結構.此項是正確的,不符合題意.C、近代科學家提出質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稱為夸克的更小粒子組成的.此項是正確的,不符合題意.D、湯姆遜發(fā)現了電子,從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此項是正確的,不符合題意.故選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滬科版八年級物理 第十一章 小粒子與大宇宙單元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甲、乙、丙三幅圖中,能形象描述液態(tài)物質分子排列方式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B 【解析】A. 分子排列規(guī)則且非常緊密,符合固體分子的排列方式;故A錯誤;B. 分子間距離較大,分子間作用力較小,移動較自由,符合液體分子的模型;故B正確;C. 分子間距離很大,分子間作用力很小,分子運動自如;符合氣體分子的模型;故C錯誤;D. 乙和丙分別是液體和氣體分子的模型;故D錯誤;故選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